绿色信贷仍由 Himbara 主导 私营银行与BPD绿色组合加速增长
-
Dian Ediana Rae (中)
【本报讯】金融服务管理局(OJK)指出,目前绿色信贷的主要发放力量仍集中在大型银行,尤其是 Himbara。但国内商业银行以及地方建设银行(或省级发展银行,BPD)已开始呈现积极增长态势。
OJK 银行监管执行主任 Dian Ediana Rae 于 11 月 24 日(周一)在雅加达的书面回复中表示:“国内商业银行和 BPD 已开始发展绿色组合与 ESG(环境、社会和治理)导向型产品,尽管规模仍较有限,但增长势头已经显现。”
OJK 数据显示,截至 2024 年,可持续信贷(KUBL)发放总额达到 2,074 万亿盾,约占全国信贷的 26.24%。
其中,组合结构以中小微型企业(UMKM)占比最高(69.01%),其后为生物多样性(16.59%)以及环保型活动(3.34%)。
OJK 表示,这些数据反映可持续融资仍深植于以民生产业为核心的生产型部门,以及与自然高度互动的经济活动,为未来发展更具针对性、影响更广的绿色信贷奠定了潜在优势。
Dian 指出,气候变化对依赖自然条件的行业影响日益明显,如农业、渔业与林业。从监管视角来看,这为金融体系带来两方面的影响。
第一,气候风险(无论物理风险或转型风险)均提高了相关行业经营表现的不确定性。减产、供应链中断与生产效率下降等因素,均可能推升信贷风险。
因此,OJK 鼓励银行业在信贷流程中逐步纳入气候风险分析,包括推动建立气候风险管理与情景分析体系(CRMS)。
第二,从中长期视角看,气候变化也带来新的投资机会,例如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可持续农业、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项目,以及气候适应型基础设施。
OJK 希望金融部门不仅能够防范气候风险,也能在推动向绿色、具备气候韧性的经济转型中发挥积极作用。
这也与 OJK 推动的一系列可持续金融政策方向一致,包括印尼可持续金融分类法(TKBI)与气候风险管理体系(CRMS)。此外,OJK 也正在修订《可持续金融条例》(POJK No. 51/2017)。(as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