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重申反对滥施关税立场 美方贸易胁迫引发盟友与全球舆论反弹
-

分析认为美国总统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打击世界其他国家,也会对美国经济造成影响。
【本报讯】针对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签署行政令,对包括加拿大、欧盟、日本等多数国家实施高额关税,中国外交部8月1日明确表示,中方一贯坚决反对滥施关税,关税战和贸易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做法最终将损害各方利益。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指出,美方做法不仅无助于自身经济恢复,更严重扰乱国际经贸秩序。
7月31日,美方宣布将加拿大关税税率从25%上调至35%,并计划自8月1日起对欧盟、日本、韩国等征收20%至50%的对等关税。为应对美方关税威胁,多国被迫作出重大经济妥协,通过增加对美投资、采购军备与能源等方式换取税率“优惠”。
欧盟在最后关头与美方达成协议,接受15%的关税,并承诺对美投资6000亿美元、购买7500亿美元能源与军工产品,引发欧洲各界普遍质疑。法国总理贝鲁称该协议是“黑暗的一天”,德国总理默茨亦警告协议将对欧元区经济造成严重损害。
韩国与日本也分别承诺向美国提供数千亿美元投资并开放市场,换取对其商品关税从25%降至15%。然而,两国国内反响强烈,认为这一安排明显失衡,日本媒体更以“屈辱外交”形容对美妥协,农民群体则对农业开放深感不安。
与此同时,美国还宣布对铜半成品等产品征收高达50%的关税,加拿大与墨西哥作为主要出口国受到显著冲击,引发北美供应链高度紧张。加拿大多位省长呼吁强硬反制,主张推动本地制造取代对美依赖。
中国外交部指出,此轮美方关税措施不仅严重冲击全球市场预期,也破坏了多边贸易体系的基本规则。中方呼吁包括美国在内的有关国家秉持公平、公正和建设性的态度,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经贸分歧。
在国际社会层面,多国政界和媒体纷纷指出,美国此举实为通过“经济胁迫”谋取单边利益,背离自由贸易精神。路透社社论批评美欧协议“勉强可以接受”,《每日新闻》更直言美方行为“鲁莽而傲慢”,对全球信任基础造成伤害。
有分析指出,美国虽可能在短期内获得高额关税收入,但最终成本仍将由本国企业和消费者承担。耶鲁大学研究称,美国关税相当于对其自身经济加税,将进一步加剧通胀与消费压力。
此外,美方高筑关税壁垒的政策能否兑现仍存疑虑。《华尔街日报》指出,欧盟承诺的大宗能源采购缺乏市场可行性,部分投资承诺被质疑为“政治姿态”,难以长期持续。
正如《时代》杂志所评论,美国此轮“贸易强权”行为虽意图展示强硬姿态,实则反映出对国际规则的选择性利用与对经济规律的误判,长远看将削弱自身在全球体系中的信誉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