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可口可乐欧洲太平洋伙伴(CCEP)印尼公司生产数以百万计的包装饮料,分销至全国超过40万个销售点。为减少饮料包装产生的塑料废弃物,该公司承诺在生产中使用20%的再生塑料瓶。该公司公共事务、传播与可持续发展总监露西亚·卡琳娜表示,这一目标已于2024年实现。
本周四,卡琳娜透露:“我们渴望达到100%,但必须现实考量——我们正面临市场竞争。印尼市场对价格相当敏感,而再生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成本高于原生PET。”
若缺乏政府或消费者支持,更高目标的实现将面临挑战。她指出,即使涉及环保影响,消费者仍倾向于选择更廉价的产品。
使用再生PET瓶有助于降低碳排放。原生PET生产需消耗化石原料,而再生流程则消除了对此类原料的需求。CCEP所有再生包装原料均来自Amandina Bumi Nusantara公司生产的树脂。该公司董事总经理哈桑·汉巴利强调,这些再生树脂已获得食品接触认证。
哈桑说明:“我们持有印尼国家标准(SNI)、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体系认证等多重食品接触认证。每年都会接受审计更新认证,确保所有树脂均符合食品接触标准。”
卡琳娜表示,CCEP印尼公司支持在印尼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再生包装正是企业践行产品循环责任的表现。但她指出,该议程更应强调全体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而非单独侧重生产商。
卡琳娜坦言:“印尼目前缺乏对企业激励措施、基础设施配套及公众教育。若将全部责任压给产业端,负担会过于沉重。”她特别提到数量上占主导的中小微企业,认为需要制定结构化路线图,使大小企业及家庭作坊能协同保障产品可持续循环。
印尼环境部废物减量与循环经济发展司司长阿古斯·鲁斯利认为,规范中小微企业的产品后消费责任存在难度。他解释道:“我们正通过‘帮扶企业’模式推动指导计划。”这意味着规模更大、具备可持续发展责任感的企业可成为中小微供应商,同时担当小微企业“导师”角色。
另一方面,环境部正着力整合基层垃圾银行网络,供中小微企业利用。该策略在推动小企业转向环保产品的同时,构建起可持续资源循环体系。(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