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作为国有银行之一的印尼国家银行(BNI,PT Bank Negara Indonesia Tbk)在2025年第三季度(Q3)录得净利润15.12万亿盾。该业绩得益于数字化转型和多项战略措施,推动第三方资金(DPK)同比增长21.4%,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增长11%。
 
BNI总裁Putrama Wahju Setyawan于10月24日(周五)在雅加达发表官方声明指出:“这一成果表明BNI在挑战之下依然保持高度适应力,同时持续推动包容性与可持续增长。”
 
在资金方面,BNI的第三方资金(DPK)同比增长21.4%,达到934.3万亿盾,其中活期与储蓄账户(CASA,即低成本资金)增长13.3%,达到613.4万亿盾。
 
BNI财库及国际银行业务总监Abu Santosa Sudradjat表示,低成本资金的提升优化了资金结构,降低了资金成本(Cost of Fund),从而保持了稳健的盈利水平。
 
他进一步说明,积极推进数字交易银行(Digital Transaction Banking)战略也带动了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长11%,主要来自数字渠道的快速扩张。
 
Abu介绍,“wondr by BNI” 应用程序用户数量从2024年9月的280万跃升至2025年9月的1050万,交易总额达783万亿盾。与此同时,BNIdirect 企业渠道的交易额达到8,080万亿盾,同比增长26.7%。
 
在信贷业务方面,BNI贷款发放同比增长10.5%,达到812.2万亿盾。BNI财务与战略总监Hussein Paolo Kartadjoemena解释说,贷款增长分布均衡,涵盖所有业务板块。
 
Hussein表示:“这表明我们的融资策略在保持资产质量的同时,有效推动了生产性部门的增长。”
 
具体来看,企业贷款增长12.4%,达到450.7万亿盾,主要受益于对私营企业、国有企业及机构客户的融资增加;中型企业贷款增长14.3%;非KUR项目下的中小微企业贷款增长13.9%,达到46.3万亿盾。
 
零售贷款同样表现良好,同比增长9.6%,达到150.2万亿盾,主要受抵押贷款(KPR)、个人贷款和信用卡业务拉动。集团层面的商业贷款则增长15.3%,达到17.4万亿盾。
 
Hussein补充称,公司同时通过计提减值损失准备金(CKPN)增强财务韧性。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CKPN余额达34.7万亿盾,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NPL Coverage Ratio)为222.7%。
 
截至第三季度,BNI的核心资本充足率(CAR)为21.1%,不良贷款率(NPL Gross)保持在2.0%左右,风险贷款率(LAR)改善至10.4%。BNI指出,资产质量的改善体现了其稳健的风险管理与谨慎的业务扩张策略。
 
同时,BNI风险管理总监David Pirzada表示,BNI致力于巩固其在印尼可持续金融领域的领先地位,包括通过发行可持续发展债券(Sustainability Bond)。通过该债券募集的资金将用于可再生能源、能源效率及面向中小微企业的社会经济融资等绿色项目。
 
“所有可持续发展债券的收益都将用于符合环境标准的绿色项目。我们希望确保融资不仅具备经济效益,也带来社会与环境效益。” David强调。
 
截至2025年9月底,BNI的可持续金融投资组合达到192.4万亿盾,占总贷款的24%,其中包括社会经济融资与绿色融资。(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