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印尼财政部表示,政府在印度尼西亚银行(印尼央行,BI)的沉淀资金规模,理想水平取决于国家预算(APBN)年度需求的波动性。
 
财政部国库总局局长 Astera Primanto Bhakti 在会上表示:“如果被问到政府应当持有多少资金才算最合适,这当然与当时的具体情势和条件密切相关。”
 
他指出,一个重要的考量是年度国家预算需求的波动,并需细化至每个月的预算安排。
 
在获得月度需求明细后,可以计算出一个平均值,作为政府设定“安全缓冲”的参考。
 
“我们可以以平均值为基础,决定需要多少万亿盾作为安全缓冲。这样一来,就能知道存放在银行的合理资金规模,既不会造成过度沉淀,也能确保在资金紧缺时有足够现金可用。”Astera 补充道。
 
他还举例称,不同年份的资金需求差异很大。比如在新冠疫情期间,由于政府必须准备大额支付,沉淀资金规模一度偏高。
 
“因为我们需要支付巨额款项,所以必须事先筹集资金,这样在付款请求到来时,政府才能立即履行。”他说道。
 
据统计,政府在央行的沉淀资金——技术上称为“超额预算余额(SAL)”——自2019年以来一直呈现波动。
 
具体而言,2019年底 SAL 为212.6万亿盾;2020年升至388.1万亿盾;2021年降至337.7万亿盾;2022年回升至478.9万亿盾;2023年为459.5万亿盾;2024年则为457.5万亿盾。
 
前财政部长丝莉·穆利亚妮·英德拉瓦蒂(Sri Mulyani Indrawati)曾表示,该余额维持在合理水平,可作为财政缓冲,用于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而现任财政部长普尔巴亚·尤迪·萨德瓦(Purbaya Yudhi Sadewa)则选择将 SAL 更积极地用于推动经济循环。
 
普尔巴亚动用了约200万亿盾政府资金,存放在国有银行协会(Himbara)旗下五家成员银行,以提振实体经济。
 
通过将资金注入银行,他希望增加市场流动性并降低资金成本,从而带动信贷、消费与投资增长,并产生对整体经济的倍增效应。(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