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在维持2025年国家收入绩效方面,仍面临严峻挑战。
我们的国家预算报告显示,税收收入仅达到1135.44兆盾,占2025年预期目标的54.7%,较去年同期下降5.1%。经济放缓和高额退税导致8月份净收入甚至录得3.8%的收缩。
具体来看,企业所得税(PPh)收入骤降8.7%,至194.20兆盾;而增值税(PPN)和奢侈品销售税(PPnBM)则受压下降11.5%,至416.49兆盾。非税国家收入也下降了20.1%,至306.8兆盾。
尽管如此,部分税项仍录得正增长,如个人所得税增长39.1%,以及土地和建筑税增长35.7%。
唯一保持增长的收入组成部分是关税和消费税(bea dan cukai)。截至2025年8月,关税和消费税的实际收入达到194.9兆盾,较去年同期增长6.4%。
其中最大份额来自价值144兆盾的消费税,而最高增幅则来自出口关税,随着棕榈油价格上涨和出口量增加,出口关税增长了71.7%。
普拉博沃•苏比安托政府通过财政部长普尔巴亚•尤迪•萨德瓦(PurbayaYudhiSadewa)强调,不会采取提高税率的捷径。政府采取的策略是推动经济活动,使税基自然增强。
政府甚至相当乐观地认为,在财政刺激和流动性宽松的推动下,2025年第四季度将成为经济的转折点。
如果政府真的能克制住不加税的话,本报对此当然表示欢迎,尤其是对于那些迄今为止一直在各种压力下孤军奋战的中产阶级公民而言。
这种克制提高税率同时加强生产性支出的策略,显示了政府对平衡的重视。
本报只是想提醒,推动经济活动以使税基自然增强的策略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却意义重大。
从理论上讲,这种方法常与"税基拓宽"和"供给侧经济学"相关联。其核心是,国家不提高税率,而是创造更健康、更具生产力的经济环境,从而扩大应税经济活动的范围。
如果在经济低迷时提高税率,反而可能抑制投资、消费甚至纳税遵从度。
相反,如果经济活动增长(例如由于消费上升、出口增加、投资活跃),那么即使税率保持不变,应税交易量也会越来越大。
这与拉弗(Laffer)曲线(注)理论相符,该理论强调最优税率的存在,因为过高的税率实际上会因经济衰退或人们寻求避税而减少收入。
然而要取得成功,需满足若干前提条件,例如实际经济增长,即生产、贸易和服务等实体经济必须更快发展,以拓宽收入基础。
此外,必须确保法律确定性和高效的税收管理,并采用透明的制度、较低的合规成本和强大的管理技术(例如 Coretax),以确保纳税人的遵从度。
此外,还需确保对退税和激励措施进行有效管控,财政激励应只给予那些真正能推动投资和生产力的行业,而不仅仅是增加财政负担。
税基多元化也至关重要,以避免单纯依赖企业所得税,同时也要优化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地方税和数字经济税。
注 :拉弗曲线描绘了政府的税收收入与税率之间的关系,当税率在一定的限度以下时,提高税率能增加政府税收收入,但超过这一限度时,再提高税率反而导致政府税收收入减少。因为较高的税率将抑制经济的增长,使税基减小,税收收入下降,反之,减税可以刺激经济增长,扩大税基,税收收入增加。一般情况下,提高税率能增加政府税收收入。但税率的提高超过一定的限度时,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投资减少,收入减少,即税基减小,反而导致政府的税收减少,叫做拉弗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