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政府将取消大米分类标准 严打掺假乱象
-

2025年7月25日,印尼粮食事务部长哈桑(中)、农业部长苏莱曼(右)和内政部长狄托(左)在雅加达就总统关于大米价格操纵和掺假问题的后续指示召开会议。
【本报讯】由于市面频现“掺假优质米”损害消费者权益,印尼政府宣布将取消大米“优质”和“中等”的分类标准。未来市场上仅保留“普通大米”和“特殊大米”两类。
周五(7月25日),印尼粮食事务部长祖尔基弗利·哈桑在雅加达召开的会议后表示,“特殊大米”指获政府许可的特定品种,如日本越光米、印度香米和糯米等,其余均归类为普通大米。印尼总统普拉博沃已明确要求各方不得在大米问题上投机取巧,更不可为一己私利损害公众利益。
印尼国家粮食局局长阿里夫·普拉塞蒂奥透露,新规将尽快出台,重点包括:
1.设定最高零售价(HET)
2.强制规定大米含水量不大于14%以防碎裂
3.废除原有优质和中等米的价格分级体系
2023年第2号国家粮食局条例规定了四个等级大米(优质、中等、次中等和碎米)的七个质量参数。这四个等级的最高加工精度为95%,最高含水量为14%。
对于碎米率,优质米最高仅为0.5%,中等米可达2.0%。优质米的破碎粒限制为15%,而中等米可达25%。
哈桑表示,新价格标准正由农业部与国家粮食局协商制定,可能定为每公斤1.25万至1.35万盾,具体方案将在后续会议确定。
此前警方刑事调查局已对“掺假大”案升级立案侦查,初步查明3家生产商涉及5个品牌(包括Sania、Setra Ramos系列等)虚假标注“优质米”品质。警方特别工作组负责人赫尔菲表示,涉案者将面临最高5年监禁和20亿盾罚款,若涉洗钱罪可判20年监禁和200亿盾罚款。(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