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E预测印尼制造业PMI于12月回升 核心动力来自内需
-

7月24日,印尼经济改革中心(CORE)执行主任穆罕默德·费萨尔在雅加达举行的研讨会上发表讲话。
【本报讯】印尼经济改革中心(CORE)预计,尽管2025年全年制造业活动整体仍处于收缩区间,但在年底圣诞节和新年前夕的内需提振下,印尼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有望在12月出现小幅回升。
CORE执行主任穆罕默德·费萨尔(Mohammad Faisal)分析认为,年底圣诞及新年假期临近,消费活动趋于活跃,从而带动国内市场需求回暖,成为制造业PMI回升的主要支撑因素之一。
费萨尔在24日于雅加达举行的一场研讨会上说:“采购经理指数(PMI)作为衡量制造业景气程度的重要综合性指标,涵盖订单数量、产出规模、库存水平、交付效率及就业状况等方面,从侧面反映出制造业整体需求的变化趋势。”
他进一步指出,影响印尼制造业PMI走势的关键因素在于国内需求。虽然出口也在其中发挥一定作用,但与庞大的国内消费市场相比,其权重相对较小。
费萨尔预计,在2025年第二、三、四季度,印尼制造业仍将面临较大压力,整体表现将持续疲软。当前,唯一保持增长态势的制造业子行业为食品与饮料,其余子行业大多处于收缩之中。
他同时提醒,出口端的挑战与进口端的压力亦不容忽视。以纺织及纺织制品行业(TPT)为例,该行业约50%的产品出口至美国,目前正面临海外订单下降与国内产能过剩的双重困境。
费萨尔指出,目前印尼出口至美国的纺织产品适用5%至15%的基础关税,而越南则根据双边协定实施零关税政策,形成一定的竞争差距。
虽然近期美印双方签署了互惠贸易协议,使印尼纺织品在美市场的整体税率降至19%,但与越南相比仍存在税负差距,影响其价格竞争力。
此外,在进口方面,纺织及纺织制品行业亦面临来自中国市场的强劲竞争压力。受全球供应过剩及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大量中国产品涌入印尼市场,加剧了本土企业所面临的价格竞争。
“当前纺织及纺织制品行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加剧,若终端需求未出现明显改善,行业整体仍将处于收缩通道,”费萨尔补充道。
根据标普全球(S&P Global)公布的数据,印尼制造业在2025年第二季度继续呈现显著收缩态势。4月PMI跌至46.7,5月小幅回升至47.4,6月再度下滑至46.9。
PMI持续低位运行主要受制于生产活动与新订单量的双双下降。为应对需求疲软,企业自第二季度起普遍采取采购与招聘减速策略,以降低运营成本。(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