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印美关税协定中一项条款引发数据跨境流动热议。白宫声明称印尼将确保向美国传输个人数据的机制合法性,印尼国内专家警告此举可能威胁数据主权并冲击本土数据中心产业。
 
数据主权争议
网络安全研究机构CISSReC主席普拉塔马指出,白宫声明不仅是技术合作,更是需要印尼谨慎应对的地缘政治信号。他强调数据已成为与能源同等重要的战略资源。周四(7月24日),他对媒体表示:“大国正将数据控制作为全球影响力工具。”
目前美国尚未出台与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同等级的联邦数据保护法,印尼公民数据流向美国后,可能面临科技公司与安全机构的访问风险。普拉塔马建议印尼应借此制定跨境数据评估标准,通过双边协议保障公民“被遗忘权、知情权、隐私诉讼权”等数字权益。
印尼2022年第27号《个人数据保护法》第56条为跨境传输留出空间,但要求目的国具备同等或更高保护标准。专家强调需尽快成立个人数据保护监管机构(LPPDP),否则法律承诺将难以落实。
通信与数字部长梅蒂娅回应称,协议草案强调“良好数据治理、个人权利保护和国家法律主权”原则,所有数据流动都需符合印尼法律。她举例称谷歌搜索、云计算服务、社交媒体及电商平台的跨境数据传输属合法范畴。
 
数据中心产业警报
万隆理工学院电信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伊恩警告,无限制的数据外流可能削弱国内外企业对印尼数据中心的信任。目前印尼正建设投资额达4亿美元的量子AI数据中心,若国际用户将镜像备份服务迁往他国,将威胁本土产业可持续发展。
数据显示,印尼数据中心市场未来3-5年将显著增长。专家呼吁政府明确“自由转移”定义,要求所有跨境数据传输必须符合数据本地化存储法规,否则将导致商业成本激增和法律合规风险。

总统府作出澄清
印尼总统府通讯办公室主任哈桑·纳斯比表示,印尼与美国达成的数据传输协议仅适用于特定商品和服务交换需求。
周三(7月23日)晚,哈桑强调:“该协议纯属商业性质,既非由外方管理我国数据,亦非我方管理他国数据。其核心在于特定商品服务交换的透明度要求——例如棕榈甘油这类既可制成肥料又能加工为炸弹的双用途化学品,必须公开买卖双方数据。”
他解释称此类数据交换属于战略管理范畴,对兼具民生价值与安全风险的特定商品贸易至关重要。印尼政府否认协议涉及个人数据传输,强调将严格遵循《个人数据保护法》,仅与获认证能保障数据安全的国家开展合作。“这与我们同欧盟等经济体的现有合作模式一致。”
据白宫声明披露,该条款隶属“消除数字贸易壁垒”项下内容,美印尼双方将就数字贸易、服务及投资领域达成系列承诺。其中印尼方承诺承认美国为“具备足额数据保护水平的司法管辖区”,从而确保个人数据可合法跨境传输。分析人士指出,这反映了全球数字经济治理中数据主权与贸易便利化的复杂平衡。(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