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2025年海南蓝碳论坛于7月18日至19日在中国南部海南省陵水举行,论坛强调了中印尼两国深化了在环境保护领域合作。
会上,海南国际蓝碳研究中心(HiBC)与印尼国家研究与创新署(BRIN)海洋学研究中心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蓝碳领域的双边合作迈出新步伐。
蓝碳是指沿海和海洋生态系统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和储存的碳。这些生态系统包括红树林、海草床和盐沼潮滩,在减缓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自2024年5月起,中国和印尼深化了在蓝碳保护领域的合作。印尼国家研究与创新署(BRIN)海洋研究中心受邀参加2024年海南蓝碳论坛,双方就合作项目达成初步共识。
今年末,海南国际蓝碳研究中心(HiBC)团队将赴印尼开展实地考察,对当地红树林生态系统及社区主导的保护实践进行深入研究,并与印尼相关方就联合项目细节达成共识。
2024年10月,印尼国家研究与创新署(BRIN)研究员Frida Sidik率代表团访问海南,实地考察海口、儋州、三亚和陵水等地的红树林、海草床等核心蓝碳生态系统。此次访问促进了与中国研究人员的深入讨论和直接的实地合作。
2024年11月至12月,中方代表团回访印尼,与印尼国家研究创新署海洋研究中心主任乌迪·埃科·赫纳万(Udhi Eko Hernawan)及其团队开展技术交流,双方就战略框架内容达成广泛共识。
该协议在2025年海南国际蓝碳论坛上的正式签署,是中国与印尼蓝碳合作的重要里程碑。未来,双方计划进一步加强在科学研究、技术示范和社区参与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推动海洋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f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