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印尼交通部仍在就网约摩托车(ojol)费率上调8%至15%的计划进行深入评估。陆地交通总司长阿安·苏哈南表示,该提案目前处于研究深化阶段,重点考量因素包括对国民经济层面的影响幅度。
周三(7月2日),苏哈南在交通部办公室向媒体说明:“我们从经济角度测算,这项政策会否引发通胀?所有可能性都在权衡范围内。”近期交通部将与学术界、经济学界等多方开展讨论,预测调价可能产生的影响。
他强调当局正与平台运营商及司机伙伴保持密集沟通:“在最终决策前需达成多方协调,考虑各种因素。当前调价方案尚未定案。”此前交通部透露新费率调整研究已接近完成,两轮网约车费率最高涨幅将达15%,具体幅度按划分的三个区域阶梯实施。
近日,苏哈南在与国会第五委员会的听证会上披露:“区域1涨幅15%,区域3为8%。”虽然平台方已原则同意调价,但交通部仍将与四家运营商进行最终磋商。
 
分析师:调价主要利好平台企业
Ideas研究院研究员穆罕默德·安瓦尔指出,8%-15%的费率调整并未触及问题核心。其分析显示,司机实际收益增幅有限,主要受益方实为平台企业。
他在书面声明中表示:“平台将获得更高分成,因为20%抽成比例仍适用于上涨后的费率。”他认为这实质是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却未解决司机长期诉求:降低抽成比例、建立透明奖励机制及完善劳动保障。
根据Ideas模拟测算:假设司机日均完成10笔5公里订单(基础费率2500盾/公里),调价前日毛收入12.5万盾,平台抽成后净收入约10万盾。费率上涨8%-15%后,日净收入仅增加8000-1.5万盾。他评论道:“在大城市生活成本飙升的背景下,这种增幅微不足道。”
印尼网约车司机协会主席伊贡·维卡克索诺敦促政府重新评估方案,认为调价无法根本解决问题。他主张应先将平台抽成降至10%,并警告费率上涨可能导致客源流失:“当前司机数量已远超市场需求,若乘客因经济考量转向其他交通方式,司机收入反而可能下降。”(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