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争议不断 印尼国会仍通过新刑诉法典
-
【本报综合讯】周二(11月18日),印尼人民代表会议(简称“国会”)2025-2026会期第二届第8次全体会议正式通过《1981年第8号刑事诉讼法典》的法案,并将其颁布为法律。国会议长普安·马哈拉妮在雅加达国会大厦举行的全会上询问:“是否同意将其颁布为法律?”与会的全体国会议员一致表示同意。
此举是在国会所有政党派系就第三委员会已完成审议的《刑事诉讼法典》修正案发表意见并表示同意后进行的。与此同时,国会第三委员会主席哈比布罗赫曼表示,鉴于旧《刑事诉讼法典》已实施44年,新法的颁布具有重要意义。他指出,新法典旨在实现本质正义,将配合此前已颁布的新《刑法典》实施。作为实体法的《刑法典》需要作为程序法的新《刑事诉讼法典》来保障其运作。
哈比布罗赫曼强调:“这项法案的制定绝非仓促之举,实际筹备时间已超过一年。大部分内容采纳了民间社会的意见。”他解释说,法典修订的核心在于强化公民面对执法机关时的权利保障,同时加强了律师职业的辅助职能。新法典还最大限度保障了弱势群体的权益,特别制定了针对残疾人、妇女和老年人的专项规定。
值得注意的是,新法典将强制要求案件调查过程中对证人与嫌疑人的讯问必须使用监控设备,以防止刑讯逼供和恐吓行为。此外,逮捕条件设置将尽可能客观化,杜绝旧法典中“侦查人员主观臆断”的羁押情况。新法典引入的法律援助、嫌疑人权利保障、恢复性司法、证人陪同、预审程序强化等机制,共同构建了具有进步意义的司法体系。
对于社会各界的批评与支持,哈比布罗赫曼表示:“这正体现了我们珍视的民主国家的必然特征。”
针对社交媒体上流传的反对该法案的海报,哈比布罗赫曼声称其中存在不实信息。关于警方可擅自窃听和入侵通讯设备的指控,他明确予以否认:“所谓‘若法案通过,警方可在未经法官许可下实施监控’的说法纯属谬误。”
他还驳斥了关于单方面冻结账户、网络追踪、未经司法许可扣押手机电脑数据、以及在未确认犯罪行为的情况下实施拘留等指控。“这些都是虚假信息,彻头彻尾的谣言。”
国会副议长库昆·艾哈迈德·善苏里贾尔此前表示,尽管该法案起草过程被指控存在程序违规并遭举报至国会荣誉委员会,他强调审议工作不会中止。库昆指出:“国会既定程序不容中断,若对内容存异议可通过司法复审途径解决。”
司法部长苏普拉特曼·安迪·阿格塔斯在全会上发表政府立场时表示,普拉博沃总统已同意将该法案正式颁布为法律。苏普拉特曼指出,此次刑诉法典修订包含一系列根本性革新,旨在使刑事司法程序体系适应时代发展。他表示:“我们代表总统向人民代表大会的领导及全体成员致以崇高感谢与敬意。”
他阐释道,1981年颁布的《刑事诉讼法典》作为取代殖民时期《荷印司法条例》的里程碑,确立了印尼以建国五项原则和1945年宪法为根基的法治国家原则。然而历经四十余载,国家治理体系变革、信息技术进步与社会动态发展带来了新挑战。因此刑诉法典亟需革新,使刑事司法程序更具适应性、现代性与公正性。
他强调:“我们正面临跨国犯罪、网络犯罪激增以及人权保护诉求提升等严峻形势。”通过本次修订,印尼刑事司法程序有望更敏锐应对时代挑战、更公平保障公民权利、更严格制约权力滥用。
与此同时,民间社会刑事诉讼法改革联盟则对草案若干条款提出质疑,并呼吁总统应撤回2025年11月13日版本的刑事诉讼法草案,避免提交二级审议阶段的全体会议讨论;政府与国会应重构草案实质内容,重新商讨修法方向以强化司法监督与制衡机制,采纳民间社会版替代草案中的建议;政府与国会不得以误导公众的借口,假借新刑法典实施之名仓促通过这部仍存重大缺陷的刑事诉讼法案。
为保障国会大厦审议期间的治安秩序,雅加达中区警局在国家纪念碑广场和宪法法院大楼周边部署1895名联合安保人员。(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