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拨款10万亿盾推动人工智能现代农业
-
11月3日,农业部长安迪·阿姆兰·苏莱曼在万丹省丹格朗市塞尔蓬农业组装与现代化中心(BRMP)参观现代农业设备。
【本报讯】农业部长安迪·阿姆兰·苏莱曼(Andi Amran Sulaiman)表示,政府已拨款约10万亿盾,用于加快人工智能(AI)等高科技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推动建设现代化农业体系,以全面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产量水平和国家粮食自给能力。
安迪·阿姆兰于11月3日在万丹省丹格朗市视察塞尔蓬农业组装与现代化中心(Balai Perakitan dan Modernisasi Pertanian,简称BRMP)期间指出,这笔资金将主要用于农业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包括农业机器人、土壤传感系统以及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农业平台,以促进印尼粮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安迪·阿姆兰在当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政府已拨出约10万亿盾,用于全面引入现代农业技术。无人机、土壤传感器等设备已在多个地区投入使用,可实时监测土壤养分及作物生长状况。”
他指出,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广应用,是提高印尼农业生产效率与国际竞争力、实现粮食自给的重要举措。
“通过技术赋能,农作物产量与复种指数显著提升,生产成本则明显下降。这一切得益于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结合运用,”他说。
安迪·阿姆兰强调,这一举措与印尼总统普拉博沃·苏比安托在11月1日出席于韩国庆州华白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阶段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精神高度契合。
普拉博沃总统在会议上指出,人工智能及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成为印尼加快消除贫困、实现粮食自给与经济转型的重要动力。
安迪·阿姆兰介绍,目前农业部正加快推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系统性转型,重点推广无人机作业、土壤监测、精准农业与智慧农业等创新模式。
借助这些技术,农民能够利用无人机与传感器实现自动播种、精准施肥与实时地块监测,科学掌握作物生长数据,提升管理效率与耕作质量。这不仅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显著提高了复种指数和单位面积产量,为印尼粮食安全提供坚实保障。(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