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目光聚焦于正在韩国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然而,最受期待的莫过于计划于本周四举行的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之间的双边会晤。
特朗普与习近平到访韩国均为出席此次APEC峰会。 2025年APEC峰会将于2025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韩国庆州举行,主题为“共建可持续的明天:互联互通、创新发展、繁荣进步”。
截至目前,尚未有关于两位领导人会晤的官方确认消息,但美中两国政府均释放出积极信号。美国国务卿马尔科•鲁比奥(Marco Rubio)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于周一通电话,为此次元首会晤做准备。
据中国外交部发表的声明,王毅表示希望两国“相向而行,做好高层交往准备,为双边关系发展创造条件”。
据北京方面发表的声明,鲁比奥表示,美中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他希望高层互动能够向世界发出积极信号。
特朗普总统在马来西亚出席东盟峰会后也释放了积极信号。他告诉记者:“我认为我们将与中国达成协议。”
中美两国于2025年10月25日至26日在吉隆坡举行贸易谈判。中方代表团由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率领,美方代表团由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率领。
中国外交部周一透露,两国之间的贸易协议仍需各自国内批准。 10月26日周日,斯科特•贝森特称,在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计划会晤的前几天,美中双方已就贸易协议框架达成一致。
贝森特表示,该框架协议将解除原定于11月1日起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0%关税的威胁,其中包括关于TikTok在美国出售的“最终协议”。
贝森特指出,作为协议组成部分,中国将暂缓一年实施对稀土出口的管制措施。稀土广泛用于战斗机、手机及电动汽车的制造。
中国谈判代表、商务部副部长李成刚表示,双方已达成“初步共识”,接下来将按各自内部审批程序推进。
除了这些战略问题外,据称特朗普还计划讨论高度敏感的议题,即台湾问题和香港媒体大亨黎智英(Jimmy Lai)的释放问题,黎智英因违反中国国安法被囚禁。
自特朗普重返政坛以来,美中两国之间的冲突日益加剧。美中贸易冲突并非简单的关税战,而是全球经济和技术主导权争夺的体现。其影响具有系统性,导致经济增长放缓,全球供应链格局发生变化,并迫使许多国家在两大强国之间的紧张关系中做出调整。
因此,两国领导人的会晤将对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如果特朗普与习近平的会晤能够取得积极突破,世界将受益。其中包括:投资者乐观情绪推动全球股市上涨;不确定性降低导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趋于稳定;关税壁垒降低导致国际贸易增长。
印度尼西亚等发展中国家也将从中受益,包括跨国公司在东南亚寻找替代生产基地带来的新投资机会。积极成果还可能影响大宗商品价格和全球投资流向。
因此,可以说特朗普与习近平的会晤在决定全球经济的中短期走向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最终达成合作,全球市场和经济将趋于稳定。然而,如果合作失败,贸易紧张局势可能引发全球经济放缓和投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