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印尼中央统计局预测,今年1月至12月国内大米产量将丰产,达到3477万吨。周一(11月3日),分销与服务统计副主任普吉·伊斯马蒂尼在报告中表示,这一丰产预期与9至12月大米产量潜力相符,预计该时段产量将达到950万吨。
今年9至12月期间,预计大米产量将比去年同期的874万吨增加76万吨(增幅8.73%)。她表示:“因此,1月至12月大米产量潜力预计达3477万吨,较去年同期(3062万吨)增长415万吨(增幅13.54%)。”
普吉指出,今年1月至12月大米生产潜力的提升主要得益于1月至4月26.54%的增幅,该时段产量增至1401万吨。截至今年底的3477万吨大米生产潜力,与9至12月304万公顷的水稻收获面积潜力相符。该面积较去年同期增加27万公顷(增幅达9.77%)。
因此,1月至12月的水稻收获面积潜力预计将达到1135万公顷,较去年同期增加130万公顷(增幅12.98%)。数据显示,1月至12月收获面积潜力的增长主要来自1月至4月25.82%的增幅。
不过普吉提醒,这些潜力数据仍可能变化,具体取决于10月至12月期间水稻种植情况,包括病虫害侵袭、洪涝干旱灾害以及农民实际收割时间等因素。
统计局数据进一步显示,9至12月轮水稻产量潜力预计达1648万吨干谷,较去年同期增长132万吨(增幅8.70%)。由此,1月至12月水稻产量潜力预计将达6034万吨干谷,较去年同期增长720万吨(增幅13.55%)。普吉说明,这一增长主要源于1月至4月26.57%的产量提升。
此外,统计局透露10至12月期间,大部分潜在收成将集中在几个地区:爪哇岛(西爪哇、东爪哇、中爪哇)、苏门答腊岛(楠榜、亚齐、南苏门答腊、北苏门答腊)、苏拉威西岛(南苏拉威西、中苏拉威西),以及巴厘岛、西努沙登加拉和南加里曼丹。
 
米价小幅下降
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0月,碾磨级别的优质大米和中等大米平均价格出现小幅下降。普吉表示,根据碾磨厂的大米质量,优质大米环比下降0.71%,但同比上涨4.96%;中等大米环比下降0.46%,但同比上涨6.13%。
总体而言,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碾磨级别大米均价环比微降0.54%,但较去年同期上涨5.62%。具体而言,10月碾磨级别大米平均价格为每公斤13439盾,较前月的每公斤13512盾有所下降。
统计局数据进一步显示,批发级别大米均价环比下降0.18%,但同比上涨5.26%。据此,批发级别大米平均价格从9月的每公斤14290盾降至10月的每公斤14264盾。
零售级别大米均价则环比下降0.27%,但同比上涨3.86%。总体而言,10月零售价格微降至每公斤15341盾,前月为每公斤15383盾。
统计局报告称,今年10月农民交易价值指数(NTP)为124.33,较上月下降0.02%。
普吉表示,该指数下降的原因是农民所得价格指数(It)仅增长0.06%,而农民所付价格指数(Ib)增幅达0.08%。影响全国农民所付价格指数上涨的主要商品是红辣椒、养殖场鸡蛋、黄金首饰和柑橘。
按子行业划分,园艺作物子行业的农民交易价值指数降幅最大(2.33%),这是因为所得指数下降2.21%,而所付指数上升0.12%。影响该子行业的主要商品包括辣椒、卷心菜、番茄和土豆。
与此同时,渔民交易价值指数下降0.04%。这源于渔民所得指数下降0.11%,较所付指数0.07%的降幅更为明显。影响渔民子行业所得指数下降的主要商品是鲣鱼、狐鲣、鲭鱼和鳗鱼。(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