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印尼民众参与养老金计划的比例仍然较低。根据财政部数据,养老金计划参与者人数甚至尚未达到全国劳动力总数的一半。财政部养老金、保险与精算发展司司长伊达·穆克蒂扬托指出,印尼民众对养老金计划的参与度依然不高。在全国约1.44亿劳动力中,目前仅有约2360万劳动者登记为强制性养老金计划参与者。
周四(10月23日),他在万丹省南丹格朗举行的2025年印尼养老金峰会致辞中表示:“这表明我国大多数劳动者,特别是非正规部门和中小微企业的劳动者,在进入退休年龄时仍面临较大风险,因为他们未能获得充足的养老金保障。”
除参与率低之外,伊达指出印尼养老金还面临资产规模方面的挑战。而养老金计划在社会保障体系和国家发展框架中本应发挥重要作用。
财政部指出,养老金计划资产仅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6.8%。伊达表示,当前强制性及自愿性养老金计划总资产已突破1500万亿盾。虽较上年有所进步,但若要与其他国家看齐,印尼在扩大国家养老金体系规模与深度方面仍任重道远。
他坦言:“我们仍需急起直追,努力缩小与其他国家的差距。”
通过对比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数据,伊达在演讲中列举:加拿大养老金资产规模达国内生产总值的205.3%,而马来西亚同期占比也超过60%。“例如马来西亚的占比已突破60%。这意味着我们在提升养老金体系规模与深度方面面临着艰巨挑战。”
因此伊达认为,印尼亟需强化养老金体系功能,不仅要保障民众福祉,更应将其打造为国家长期发展的引擎。
另据印尼金融服务监管局统计,截至2025年8月,自愿养老金计划资产达395.35万亿盾(同比增长4.47%);强制性养老金计划资产达1216.11万亿盾,增幅更为强劲,同比增长9.86%。同期担保行业资产亦增长1.94%,至48.83万亿盾。
 
养老金保障缺口亟待填补
印尼金融服务监管局指出,养老金领域仍存在保障缺口。保险、担保和养老金监管执行官奥吉·普拉斯特米约诺表示,许多民众退休后缺乏收入保障。
奥吉解释道,目前印尼的养老金替代率预计仅维持在10%至15%左右,远低于国际劳工组织规定的40%最低充足标准。这意味着大多数印尼民众在退休年龄后无法获得足够的收入保障。
养老金替代率是衡量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水平的经济指标,指退休时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的比率,反映退休前后生活水平差异。
奥吉在养老金峰会上表示,根据全球亚洲保险合作指南的研究,印尼在重大灾害、死亡、网络安全、医疗和养老等多个领域仍面临显著保障缺口。
为此,金融服务监管局与政府承诺将携手各方缩小这一保障缺口。他强调:“我们与政府将通过全面覆盖的方式努力缩小保障缺口,使民众免受各类风险冲击,同时夯实印尼经济韧性的根基。”
此外,他提及养老金体系强化已被纳入体现于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的“2045年黄金印尼愿景”。政府目标是在2029年实现养老金资产占国内生产总值比率达11.2%,2045年提升至60%。
财政部指出,未来五年起老年人口将持续增长。目前支撑经济增长的年轻劳动力将日益受限,因此需要充足的养老金保障以满足民众需求。
伊达表示,当前印尼老年家庭仍高度依赖在职家庭成员。他指出,“三明治一代”现象正日益凸显。这是因为依赖养老金或工作期间投资回报的老年人数量正在增加。
此外,自2030年起,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对应的老年人口数量将持续攀升。这意味着劳动年龄群体承担赡养老年人口的经济负担将不断加重。
他强调,无论是强制性还是自愿性养老金计划,其福利对减轻“三明治一代”负担至关重要——他们既要支付子女教育费用、承担父母医疗开支,还需为自身未来积蓄。“建立具有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养老金体系,有望打破这种‘三明治一代’的循环链。”
他总结道:“让享有保障的银发一代与更具活力的年轻一代,能够满怀信心地迈向更广阔的未来。”(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