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印尼在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不锈钢争端中战胜欧盟,预计将对印尼下游镍产品的出口业绩造成积极的影响。
日前,经济金融发展研究中心(Indef)主任M. Rizal Taufikurahman估计,世贸组织取消欧盟反倾销税(AD)和反补贴税(CVD)的决定,至2026年,可能将使印尼不锈钢出口增长15%-20%,具体取决于欧盟是否正式取消关税。
Rizal对记者称,“随着取消此前高达10%-21%的进口关税,出口价格壁垒将会降低,印尼在欧洲市场的边境价格将再次具有竞争力,尤其是对投入价格敏感的冷轧不锈钢产品。”
即便因欧盟仍保留上诉权,此次裁决的直接影响尚未显现,但Rizal却认为,世贸组织该裁决在中期内具有重要意义。
须知,该裁决将提高Morowali、Konawe和Bantaeng工业区下游钢厂的产能利用率。
来自贸易部和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的数据显示,2024年印尼不锈钢出口额将达到87亿美元,出口量超过1100万吨,同比增长近20%。
这一向以来,印尼主要的不锈钢出口市场集中在东亚和南亚,尤其是中国大陆、印度和台湾地区。
然而,Rizal认为,印尼在世贸组织(WTO)的胜利将为其进入高端欧洲市场创造机遇,因为该市场为印尼下游产品提供了更高的利润空间。
Rizal认为,出口机会不断涌现,新的挑战也随之而来,印尼钢铁行业需要做好准备,俾能满足可持续性和低排放强度的要求,目前,这些要求已成为欧洲市场的关键要求。“世贸组织裁决后,印尼重新开放对欧盟的出口机会,但这些机会是有条件的。根据贸易法,欧盟有义务调整其关税,但欧盟内部的政治进程可能会减缓其实施。”
从2026年开始,欧盟将实施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该机制将根据每吨进口钢铁的排放量对其征收碳排放成本。
目前,估计印尼不锈钢的排放强度约为每吨钢2.3吨二氧化碳,远高于欧洲约1.2吨二氧化碳的平均水平。
因CBAM的额外碳成本,该差异可能会削弱印尼的出口价格优势。
Rizal认为,2025年是印尼为实施CBAM做好准备的关键时期。
政府和行业需要编制针对具体工厂的排放报告,例如生命周期评估(LCA)或环境产品声明(EPD),并开始将冶炼厂的能源转向低碳能源。
他强调说,只有在政府和行业参与者之间迅速协调一致地应对的情况下,世贸组织取得的胜利势头才能产生战略性影响。“政府需要成立一个世贸组织合规工作组,并与欧盟委员会展开技术谈判,以便国内碳排放计划在CBAM机制中得到认可。”
Rizal总结说,与此同时,鼓励钢铁行业通过提高能源效率、利用可再生电力和提高废钢利用率来降低排放强度,从而增强其绿色竞争力。“这些举措不仅是防御性的,而且具有战略意义,有助于印尼在全球价值链中成为绿色生产国。” (s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