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印尼国家石油公司与多家私营燃油供应商之间的商业谈判正遭遇波折。据悉,Vivo能源印尼和英国石油-AKR加油站两家公司已取消向这家国有能源企业采购燃油的计划。此举是由于该燃料不符合他们的规格要求。
Vivo能源印尼公司因检测发现国油公司进口的基础燃料中含3.5%乙醇,该公司取消了原定从国油采购4万桶基础燃料的计划(该批次进口总量为10万桶)。
周五(10月3日),印尼国家石油公司贸易子公司Pertamina Patra Niaga强调,在石油燃料中使用乙醇是国际通行的“最佳实践”,旨在抑制碳排放、改善空气质量,同时支持可持续能源转型。
该公司代理企业秘书罗贝特指出,乙醇的实践应用已证明能有效减少尾气排放、降低对纯化石燃料的依赖,并通过利用农业原材料助力当地经济发展。
罗贝特解释称,乙醇源自甘蔗或玉米等植物,因此比纯化石燃料更具环保优势。通过将乙醇混合到燃料中,可减少车辆尾气排放,从而提升空气质量。
他进一步说明,乙醇作燃料已成为多国标准,例如美国通过《可再生燃料标准》计划强制要求汽油中添加乙醇,普通等级为E10(10%乙醇),灵活燃料车辆使用E85。巴西更是甘蔗乙醇应用的先驱,在全国范围实施E27(27%乙醇)汽油混合标准,使其成为全球最大的乙醇燃料车辆使用国之一,当地民众早在数十年前就已习惯使用乙醇燃料。
欧盟地区也通过《可再生能源指令II》政策在燃料中推广乙醇混合,设定了交通领域可再生能源混合目标。E10混合燃料现已成为法国、德国和英国等多个欧洲国家的标准减污方案。亚洲地区同样开始推行类似政策,印度计划到2030年实现20%乙醇混合(E20),作为低碳交通路线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支持蔗农发展。
罗贝特表示:“我们承诺持续支持政府实现2060年净零排放目标的减排政策”。他补充称,含乙醇燃料的推出证明印尼已准备好遵循国际最佳实践,迈向更绿色、可持续的未来。
 
能源部长确保燃油供应稳定
周五(10月3日),印尼能源与矿产资源部长巴赫利尔·拉哈达利亚证实取消交易属实,但强调双方企业间的商业谈判仍在持续进行。
巴赫利尔强调,政府职责是确保社会燃油供应稳定,同时否认出现燃油短缺现象。他驳斥了当前存在燃油短缺的说法,并解释称印尼各类燃油库存,包括RON92、RON95、RON98以及 Pertalite(RON90),仍足以满足18至21天的公众需求。
关于私营加油站出现的燃油短缺问题,巴赫利尔表示这属于企业间商业往来范畴,政府仅负责提供指导。巴赫利尔补充称:“我们只提供政策指引。私营燃油的进口配额也已按照先前承诺完成发放。”
此番声明指向2025年新增的10%进口配额,使得私营加油站运营商的燃油进口配额较2024年提升至110%。但尽管获得额外配额,壳牌与英国石油公司旗下加油站自八月中旬以来仍面临燃油短缺。
在与私营加油站运营商的会议中,巴赫利尔透露壳牌、Vivo、英国石油和埃克森美孚已同意通过国油公司开展进口合作,采购补充燃油库存。根据协议,私营加油站通过与国油公司合作进口燃油时提出若干条件,要求采购的燃油应为基础燃料,后续在各加油站油罐内进行混合调配。但截至目前,尚未有私营加油站向国油公司采购基础燃料。(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