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印度尼西亚国会(DPR RI)与政府已正式通过《2003年第19号国有企业法》第四次修正案草案(RUU),被普遍视为提升国有企业治理水平和业务灵活性的积极信号。该草案将提交国会全体会议进一步审议。
 
修订案共涉及84条条款,其中11项核心内容包括:撤销国有企业部并设立国有企业监管局(BP BUMN);禁止部长及副部长在国有企业机构中兼任职务;以及调整A类 “Dwiwarna” 股 的分红规定。
 
其他修订还涵盖:董事会和监事会的性别平衡要求;控股交易的税收处理;对被指定为财政工具的国有企业予以豁免;赋予最高审计署(BPK)财务审计权;以及国有企业部职能向BP BUMN的过渡机制。
 
Kiwoom Sekuritas Indonesia研究主管Liza Camelia Suryanata指出,此举有助于提升外界对国企效率与透明度的预期,短期内或将成为市场情绪的积极催化剂。
 
她表示:“修订案显示政府致力于强化治理和提高经营灵活性。投资者或将此视为正面信号,因为大家期待效率和透明度的改善。”
 
不过,Liza提醒,投资者仍会观望政策实施及配套法规的细节。若执行过程中存在不确定性,市场的不确定性风险仍将持续。
 
她补充称,银行和能源行业的大型国企股价预计相对稳健,因其基本面强劲,使得两大板块的国企股票在应对监管动态时的脆弱性较低。
 
“尤其是银行和能源板块的大型国企股,因基本面稳固,受影响相对有限。整体而言,只要执行到位,本次修订带来的机遇大于风险。”Liza总结道。
 
此前,Panin Sekuritas股票研究分析师Felix Darmawan也表示,市场对修订案的解读可能分为两面:短期来看,此次修订可能成为积极催化剂,因为显示出政府加快国企重组、提升效率的决心。
 
“市场确实可能出现正面情绪,因为看到政府加快重组和推动效率提升的努力。”Felix称。
 
然而,他同时警告,加速改革也可能带来不确定性。原因在于,修订案所衍生的监管规则可能为政治干预打开空间,或改变现有治理格局。
 
“如果监管细则确实为政治干预留下空间,或改变既有治理框架,加速反而可能引发争议。”Felix补充道。(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