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年9月可再生能源结构达16% 能源转型仍充满挑战
-

能源和矿产资源部(ESDM)指出,至2025年9月初,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EBT)结构已达16%。
【本报讯】印尼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EBT)结构方面的进展正在慢慢显现。
能 源 和 矿 产 资 源 部(ESDM)指出,至2025年9月初,EBT结构已
达16%。事实上,今年初,EBT占比仍在14%-15%之间。
能源和矿产资源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节能(EBT)司长Eniya Listiani Dewi阐明,结构的增长得益于近几个月来多个绿色电力项目的投产。
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水力发电厂(PLTA)、地热发电厂(PLTP)、 太 阳 能 发 电 厂(PLTS)和生物能源发电厂的新增装机容量,这些发电厂均已达到商业运营日期(COD)。
具体而言,可再生能源结构中16%的能源,是由电力(8.13%)和非电力(7.87%)组成。
在电力领域,2025上半年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876.5兆瓦(MW)。
Eniya对记者称,“其中 , 水力发电厂(PLTA)贡献最大,为
500.2兆瓦,其次是太阳能发电厂(233.3兆瓦)、地热发电厂(105.1兆瓦)和生物能源发电厂(37.8兆瓦)。”
Eniya 解释说,在非电力方面,贡献最大的是脂肪酸甲酯 (FAME) 生物柴油,产量达到1000万千升,占今年 1560 万千升指标的 64.7%。
该成就符合强制性生物柴油混合政策 B40。“本周,我们的发电量已达到 1000 万千瓦/时。”
该成就符合国家电力总体规划 (RUKN) 和国电公司 (PLN) 2025-2034年的电力供应业务规划 (RUPTL) 设定的目标。
根据最新的国家电力总体规划,能源和矿产资源部定下指标,希望至2030年可再生能源将占全国能源结构的23%。
大规模新增发电量助力然而,一些观察人士认为,16%的成就不足以表明能源转型正在顺利进行。
经 济 与 法 律 研 究 中心 ( C e l i o s ) 执 行 主任Bhima Yudhistira Adhinegara认为,能源结构的激增很大程度上是因一次性大规模新增发电量。“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能源结构增至16%更像是因几个大型项目的运营协调(COD)而出现的暂时性飙升。然而,从结构上看,能源转型尚不理想,尤其是地热和生物质能项目的社会和环境成本相当高昂。”
能源和矿产资源部(ESDM)指出,
至2025年9月初,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EBT)结构已达16%。
Bhima表示,能源结构趋势在未来仍面临压力。那是因根据《电力供应业务计划》,新的燃煤电厂(PLTU)仍在建设中, 而电力需求持续增长,尤其是来自工业部门的需 求。
他总结说,“如果不加快社区规模项目的建设和减少对煤炭的依赖,印 尼将难以实现其可再生能 源结构目标。”
印尼可再生能源研究 中心(ICRES)主席Surya Darma则认为,16%的成 就仍值得称赞。然而,他敦促政府继续准备进一步的措施,确保该积极趋势得以延续。
他对记者称,“需要财政和非财政激励措施来提高可再生能源的经济效益。此外,也必须简化许可流程。”
除此之外,Surya也提议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来管理可再生能源,俾能重点关注能源转型。
他强调说,“此前,我们在EBET法案中提议成立可再生能源管理局(BPET)。如果政府真的想在2050-2060年实现71%可再生能源的目标,就需要一位专注且合适的领导者。”
此前,普拉博沃·苏比安托总统曾表示,政府的目标是通过新的可再生能源(RE)满足印尼100%的电力需求。
预计该雄心勃勃的目标能在10年内甚至更短时间内实现,从而超越全球到206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承诺。(s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