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太原讯】9月13日,(记者 杨杰英)尽管距离今年中秋节还有二十多天,山西太原的“非遗”月饼已经成为消费市场亮点。
 
  在晋源区王郭村,一种遵循近千年古法制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月饼,以其独特的“老味道”与“新创意”受到消费者欢迎。
 
  在王郭村的“晋王福”秋仙月饼工坊里,第七代传承人王秋仙与家人和乡亲们清晨便开始忙碌。和面、分剂、包馅、拓模、烤制……一套行云流水的动作背后是代代相传的技艺。滚烫的胡麻油浇入面粉,激发出阵阵焦香,再加入白酒、花椒水与饴糖,这独特的和面之法是月饼酥香且能长久保存的秘诀。
 
  “我们的饼皮和馅料都讲究一个‘熟’字。”王秋仙说,“用熟胡麻油和面,馅料也全部预先炒制烤熟。这样做出的月饼不仅当时好吃,回油后还会越发香酥,放在阴凉处一年半载也不易变质。”
 
馅料是风味的灵魂。工坊以磨碎的油酥和红白糖为底,加入足量炒熟碾碎的花生、核桃、芝麻、葵花籽等果仁,再点睛般地调入一勺香气浓郁的玫瑰酱或桂花酱,最后以蜂蜜和胡麻油搅拌。出炉的月饼甜而不腻,酥而不散。
 
  为了吸引新一代消费者,王秋仙今年大胆创新,推出了造型可爱的卡通月饼,比如憨态可掬的老虎、兔子和寓意富足的福鱼,深受孩子们喜爱。口味上也进行了新尝试:在经典五仁口味的基础上研发了巧克力流心、奥利奥巧克力、金沙蛋黄、麻辣牛肉松等十余种新口味,让许多曾经对传统月饼敬而远之的年轻人纷纷“路转粉”。工坊的订单量显著大增,高峰期日均需赶制5000个月饼,供不应求。
 
同样上演忙碌景象的还有同村的“三晋尚品”非遗工坊。这里主打另一项非遗技艺——空心月饼。工坊负责人王英介绍,其奥秘在于独特的烤制工艺:包得满满的实心饼胚,经特制铁炉高温烘烤后,内馅糖料融化,附着于内壁,形成中空状态。
 
  在传统基础上,王英创新推出了“醋香空心月饼”。她选用6度手工老陈醋融入馅料,造就了“只闻醋香、不觉酸味”的口感,丰富层次的同时还增添了健康元素,让这款季节性产品变成了常年供不应求的“长红”爆款。
 
  “好技艺配好食材,才是爆款销量的密码。”王英表示,工坊坚守传统工艺,用心挑选每一份配料,目的是让“手艺”真正变为值得守护的“守艺”。
 
  如今,这些来自山西小村的非遗月饼,已通过现代化的独立包装和物流网络突破地域和时令的限制,走向更广阔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