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金融服务管理局(OJK)发布的银行业务方向调查(SBPO)结果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印尼商业银行整体前景仍然乐观。
 
这种乐观预期主要受到两方面支撑:一是市场认为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将持续改善,并对银行业绩形成积极推动;二是各方对银行具备充足风险管理能力保持信心。
 
对银行业绩的乐观预期延续了上一季度的积极趋势。第三方资金与信贷投放的增长预期,成为推动利润及资本充足率提升的主要动力。这也与宏观经济改善以及银行按照央行业务计划(RBB)扩大信贷的举措相呼应。此外,印尼央行(BI)在2025年5月和7月两度降息至5.25%,降低了信贷成本,有望进一步刺激借款需求。
 
在资金动员方面,第三方资金预计将继续增长。这得益于银行强化资金来源以支持信贷扩张和维持流动性的努力,尤其是企业客户资金的增加、低成本资金的优化策略,以及2025年第三季度中央政府资金注入地区银行。
 
OJK银行业监管执行主任Dian Ediana Rae指出,OJK要求银行不断实施适应性与创新性战略,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他强调,这不仅有助于维护金融体系稳定,还将推动实体经济运转,成为支持健康、可持续复苏与增长的重要支柱。
 
Dian在8月24日(周日)发布的新闻稿中表示:“作为银行监管机构,OJK将持续监测并采取必要措施,应对可能影响银行业绩和系统稳定的风险。” 他补充称,公众信任依然是银行业贡献不断提升的重要保障,而这一点离不开与各方,特别是金融体系稳定委员会(KSSK)的密切协调。
 
OJK同时评估,2025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受到贸易摩擦与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拖累,包括美国加征进口关税及中东冲突,导致全球贸易受压,经济增长放缓,印尼亦难以独善其身。
 
然而进入下半年,美国及若干伙伴国同意下调进口关税,其中对印尼进口关税降至19%,加之地缘政治局势趋缓,紧张氛围有所缓解。积极发展促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上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2025年由2.8%升至3%,2026年由3%升至3.1%。
 
相应地,印尼2025–2026年国内经济增长预测也由4.7%调升至4.8%。在全球局势动荡下,印尼经济依旧稳健。2025年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长5.12%,高于市场预期的4.8%。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虽仍处收缩区间(49.20),但已较上月的46.90有所改善。
 
与此同时,消费者信心指数维持乐观水平118.1,贸易顺差延续,外汇储备亦保持高位。(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