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银行业秩序需警惕政治干预
-

印尼最大私营银行BCA
【本报讯】近日总有一些荒谬的危险论调和想法无风无浪、无缘无故地冒出来。突然有来自民族复兴党(PKB)和印尼国会的论调和提议,要求政府强制接管中亚银行(BCA)的股份。帕拉马迪纳大学校长迪迪克·拉赫比尼认为,这种“恶意收购”的构想若被政治和权力操纵将极其危险,若持续推进将破坏印尼政治经济体系,使其沦为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
迪迪克表示,总统根本无需理会这种提议,否则将破坏银行业秩序——尤其是在经历痛苦而艰难的重组之后。银行业的状况实际上已经变得相当强大,这是改革后金融和银行业的政策。这种荒谬的 论调正在破坏多年来良性发展的体系。
他提醒称,1998年的汇率危机曾摧毁当时极其脆弱的银行业。但危机反而成为通过重组和完善银行机构架构来改进银行业秩序的鞭策,使体系更加稳固。成果相当显著且令人印象深刻。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导致资本市场崩溃,情况比1998年更严峻。“但银行业已更具韧性,成功抵御了危机冲击。2019年新冠疫情同样震动全球经济,银行业依然屹立不倒,尽管贷款不良率翻倍。疫情结束后银行业便恢复正常运营。”
迪迪克指出,如今这种荒谬的提议不仅反常,简直可说是精神错乱,竟要扰乱银行业让国家接管民营银行。若实施此举,市场信心将崩塌。银行将失去信任,再也不会有人建议投资中亚银行。他解释称:“中亚银行股票受公众信任源于其优良管理且绝对透明,毕竟这是家上市银行。”
迪迪克进一步强调,无论如何都应把中亚银行(包括国有银行集团)的业绩视为国家金融经济体系的成就。中亚银行(包括国有银行集团)已成为经济支柱,不应受到干扰。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极其显著:信贷增长、推动商业发展、缴纳巨额税款、业绩优于同业,同时发挥着国民经济支柱作用。
这种无端接盘中亚银行股份的连环提议,实质上是政策领域的政治无政府主义行为。由于源自政党,这对国家经济生态气候而言是危险警报。迪迪克警示道:“市场极有可能将此举视为国家内部存在扼杀市场和经济主体的强盗行径。”
但最终有清风驱散上述谬论。罗桑·罗斯拉尼明确回应,称Danantara及政府从未推动其“强制收购”中亚银行51%股份。罗桑驳斥谣言并重申Danantara无计划收购中亚银行控股权。日前,他在出席国会第十一委员会闭门会议后简短回应道:“绝无此事。”
如此坚决的态度对驱逐那些散布谬论的逐利强盗至关重要。国家应当守护和建设健康市场,推动商业领域强劲成长——而非反其道而行,劣质干预市场最终导致破坏。(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