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印度尼西亚银行(印尼央行,BI)强调,Payment ID不会被用来通过检查个人金融交易来侵入私人空间。

印尼央行支付系统政策部负责人Dicky Kartikoyono于8月12日(周二)在雅加达表示,Payment ID完全符合《个人数据保护法》(UU PDP)规定的个人数据保密原则。

Dicky表示:“印尼央行想要监视、获取个人私人空间的意图是不可能的。”

Dicky表示,Payment ID的使用更多是为了了解某些行业的经济潜力,而不是针对个人交易活动。他表示,央行只关注公共政策,而不是个人。

“我们无法‘追踪’谁买了鞋,谁在咖啡馆买东西,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印尼央行不会这么做。我们想知道鞋业的增长情况,酒店、餐厅和咖啡馆的增长情况,但我们永远不会关注个人数据。”他说道。

Dicky表示,印尼的经济增长需要数据支持,例如在中小微企业领域。许多中小微企业无法获得银行服务,因为金融机构不了解它们的信用记录。

扩大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需要央行的支持,以便金融机构能够更好地了解它们的经济潜力。希望披露中小微企业经济数据的金融机构必须经过漫长的流程,并获得数据所有者的主动同意。

“必须获得数据所有者的同意;不能随意行事。这是信托业务,也就是银行业务的支柱。现在《个人数据保护法》已经通过,隐私受到严格保护,只有在获得所有者同意的情况下才能使用,而我们对此严格维护。”他说道。

Payment ID目前仍处于试验阶段。印尼央行指出,Payment ID 不会像最近传言的那样,于2025年8月17日正式上线。

Payment ID 的准备工作旨在协助政府,政府计划于2025年9月在东爪哇省的巴纽旺宜 (Banyuwangi)启动一项非现金社会援助计划。Payment ID在发放这项社会援助中的作用仍在等待政府的正式规定。

“我们仍在等待,看看通过查看金融系统中的数据,我们能提供哪些帮助。”Dicky 说道。

Payment ID是一个由九位字符组成的唯一标识符,它基于国家身份证号码(NIK),根据人口数据生成。该身份旨在整合个人的财务信息,从银行账户到电子钱包账户。

根据印尼央行的一项研究,Payment ID还将在补充和加强金融部门分析方面发挥作用,尤其是在信贷发放方面,但不会取代金融服务管理局(OJK)的金融信息服务系统(SLIK)。

通过Payment ID,每家金融机构如果想更准确地了解客户资料,仍然必须获得作为数据所有者的客户主动同意。(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