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贸易收支仍持续承受不断扩大的石油和天然气领域赤字压力。尽管整体贸易收支呈现顺差,但油气领域仍处于逆差状态,导致贸易顺差规模难以显着提升。

截至2025年7月,印尼贸易收支已连续62个月保持顺差,2025年上半年顺差总额达194.9亿美元。该数据源自283.1亿美元非油气贸易顺差,减去88.3亿美元的油气贸易逆差。

政府理应高度重视油气赤字现状,因为印尼至今仍需持续进口原油以满足燃油需求。尽管政府刚宣布2025年7月原油日产量超额完成2025国家预算目标,达60.5万桶。

但这一产量仍远不足以满足持续增长的国内需求,致使政府不得不继续进口石油。须知进口油价免不了受到国际原油市场价格波动的直接影响。

当前政府为何难以提升原油产量,令人感到费解。历史上印尼原油日产量曾突破110万桶。目前政府正尝试通过向中小微企业、合作社和地方企业开放老旧油田开发权来提升产量,但预估日产量最高仅能增加10万桶。
然而问题在于,石油和天然气领域的巨额投资总未能有效转化为产量的提升。

能源和矿产资源部长巴利尔•拉哈达利亚(BahlilLahadalia)本周在雅加达举行的印尼能源与矿产资源部2025年上半年业绩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4年上半年能源与矿产资源领域的投资总额为112亿美元,约合181.01兆盾。 2025年上半年该领域的实际投资达到139亿美元,相当于225.8兆盾(汇率为1美元兑1万6251盾)。

这一成就与往年同期能源与矿产资源领域的投资额相比增长了约24.1%,这也是近五年来投资额最高的一年。

其中油气子领域以81亿美元(约合131.63兆盾)投资额居首,矿产煤炭领域以31亿美元(约合50.38兆盾)次之。

凭借如此大规模的投资,政府理应能够显着提升原油产量,从而减少进口需求才是。

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因为有迹象表明,根据普拉博沃•苏比安托总统与美国唐纳德•特朗普总统达成的协议,政府还将从美国进口天然气。如果这一计划得以实施,印尼贸易逆差压力必将进一步加剧。

这是因为,据能源和矿产资源部长巴利尔•拉哈达利亚称,印尼从未进口过液化天然气(LNG)。 “迄今为止,我们从未进口过液化天然气(LNG)。目前仍能平衡国内消费与国际合约。”巴利尔本周表示。

巴利尔强调,在印尼管理的5598英热单位(BBTUD)天然气总量中,1721BBTUD(31%)用于出口,3877BBTUD(69%)满足国内需求,其中下游加工产业消耗2110BBTUD(38%),其他国内需求1767BBTUD(31%)。

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确实需要先进的技术和大量的投资。然而,在这种情况下,须警惕个别投机者借国家困境谋取私利(如Petral公司案件、掺假燃油等乱象)。

因此,政府必须谨慎精准地制定政策,以防止我们的贸易收支受石油和天然气赤字的进一步拖累。众所周知,燃料需求将持续攀升,以满足工业和家庭需求。有鉴于此,政府实施的政策必须更加理性、全面和高度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