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与澳大利亚举行会谈 加强清真产品进出口合作
-

清真产品保障执行机构(BPJPH)与澳大利亚外交贸易部(DFAT)以及澳大利亚农业、渔业和林业部(DAFF)在墨尔本印尼总领事馆举行双边会议后合影。
【本报讯】印尼与澳大利亚政府举行双边会谈,加强两国在清真产品进出口方面的合作。
周日(13/7),清真产品保障执行机构(BPJPH)负责人艾哈迈德·海卡尔·哈桑(Ahmad Haikal Hasan)在雅加达发表声明称,“此次会议对于加强印尼和澳大利亚之间的战略合作至关重要,通过清真产品产业和贸易领域的协同效应,双方的合作将日益富有成效,互利互惠。”
海卡尔在印尼驻澳大利亚墨尔本总领事馆举行的会议上,提出了几个相关问题。
其中一项是每年急需65万吨清真肉类,以满足学童的营养需求,并支持普拉博沃·苏比安托总统的免费营养食品(MBG)计划。
“目前,澳大利亚每年仅供应约14万公吨清真肉。因此,从这个差距来看,在澳大利亚符合清真标准并获得澳大利亚外国清真机构(LHLN)认证的屠宰场的支持下,有很大机会增加贸易量。”
海卡尔还强调,清真认证不仅对屠宰肉类产品至关重要,对维生素、药品、化妆品和护肤品等其他产品也同样重要,因为强制性清真认证将于2026年10月18日生效。
“清真认证是产品质量、清洁和健康的象征,它还体现了屠宰过程中对动物的宽待,这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和粮农组织的全球标准。”
此外,BPJPH还强调,有必要对澳大利亚认可的外国清真机构(LHLN)进行监督,以维持清真标准并防止不公平竞争。目前,已有12家澳大利亚LHLN获得BPJPH认可。
会见中,澳大利亚政府还确认了支持印尼粮食安全的承诺。
他们要求印尼政府加快9家屠宰场和9家澳大利亚牛奶及奶制品加工厂的许可审批程序,这将使他们能够提供更有营养的食品,并支持印尼政府的项目。
此外,澳大利亚还提议对进入印尼市场的产品使用统一的清真标志/标签,以简化海关检查并增强消费者信心。
此外,双方还同意继续合作,支持可持续贸易并应对未来清真技术贸易挑战。(f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