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收入萎缩通胀和财政重负 致国家预算面临多重威胁
-

不断升级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全球贸易路线的不确定性,给印尼经济带来了多重压力。
今年上半年,世界见证了中东战争的升级,导致原油价格飙升。这种情况实际上是在一些国家与美国之间陷入僵局的贸易谈判开始解冻之际出现的。
这两种情况不仅给全球稳定带来压力,也通过各种渠道威胁着印尼的经济韧性。
“军备战争”和“贸易战争”引发的焦虑反映在国内金融市场的压力上。印尼盾汇率波动不定,国内油价被推高,政府债券收益率飙升。
在此情况下,印尼的通胀潜力和财政负担也随之上升,对今年已被修正至5%以下的国家经济增长目标构成威胁。
本报强调,长期来看,日益加剧的外部动荡可能对印尼的出口竞争力产生直接影响。
主要贸易伙伴的需求变得脆弱,正如大多数东盟和二十国集团(G20)国家制造业萎缩所显示的那样。如果这种紧张局势持续下去,印尼贸易部门的韧性无疑将面临严峻挑战,尤其是在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尚未完全稳定的背景下。
全球动荡的影响如今开始体现在国家财政状况上。财政部长丝莉•穆利亚妮•英德拉瓦蒂(Sri Mulyani Indrawati)在与国会预算委员会的工作会议上预测,赤字将突破662兆盾,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78%。这一赤字高于原定的占国内生产总值2.53%的目标。
具体而言,预计国家收入到年底仅能达到2865.5兆盾,相当于目标的95.4%。然而,预计国家支出到年底将达到3527.5兆盾,相当于目标的97.4%。
这是一个预警信号,表明财政压力不容小觑,尤其是在税收收入大幅放缓的情况下。
据记录,政府透露,2025年的税收收入预期仅为2076.9兆盾,低于2025年国家预算中设定的2189.3兆盾的税收收入目标。
此外,2025年上半年的税收收入仅达到837.8兆盾,相当于目标的38%,较去年同期下降了6.2%。
这是一个危险信号,因为在外围动荡的背景下,需要支撑政府战略性项目和维持民众购买力的支出需求日益增大。
国家收入的萎缩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尤其是在一些收入来源开始不堪重负的情况下。
2025年国家预算收支平衡模式的变化也标志着非同寻常的局面。通常,国家预算在年初会出现盈余,赤字出现在下半年。然而,今年由于年初就笼罩着税收收入放缓的阴影,赤字反而提前出现。这清楚地证明财政挑战已不再是季节性的,而是系统性的。
为此,政府必须立即优化收入来源,包括来自数字税收、消费税领域以及加强国内税基。
此外,重要的是重新规划支出优先顺序,使预算分配更加有效,并能直接对经济韧性产生影响。
透明度、严格监督和财政灵活性,将成为应对2025年剩余时间的关键,因为2025年剩余时间充满了不确定性,对国家预算构成多重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