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周一(5月26日),印尼总统普拉博沃赴马来西亚吉隆坡出席第46届东盟峰会全体会议。本届峰会以“包容性与可持续性”为主题,展现了东南亚国家在应对全球挑战中强化包容、可持续合作的决心。普拉博沃的出席彰显了印尼推动区域一体化、构建东南亚稳定互利关系的承诺。
本届峰会聚焦评估东盟共同体在政治安全、经济、社会文化三大支柱领域的整体进展,不仅成为共商区域与全球议题的高端对话平台,更为东盟长远发展奠定政策基石。历史性突破在于签署了《2045年东盟共同体愿景:我们的共同未来》,接续《2025年东盟共同体愿景:携手前行》的使命。这份新蓝图将指引未来二十年区域发展方向,强调抗御力、创新力、包容力与民生福祉。
《2045年东盟共同体愿景》包含六份战略文件,其中《吉隆坡宣言》重申成员国建设具竞争力东盟共同体的承诺,直面气候变化、颠覆性技术、地缘动荡等全球趋势挑战。以东盟互联互通为核心的三大支柱战略规划,将成为落实愿景的关键支撑。
作为2025年东盟轮值主席国及本届峰会东道主,马来西亚肩负推动区域议程的重任,此举为其带来政策、地缘与经济三重战略红利:
一、助推国家与区域发展议程
马来西亚主导制定的《2045年东盟路线图》,为对接“马来西亚文明”(MADANI)等国家战略与区域框架创造契机。该国对社会包容、经济可持续及弥合发展鸿沟的关注,将融入区域议程制定,使东盟更能有效应对贫困、气候变化与技术孤岛等共同挑战。会议同时凸显“东盟中心性”原则,确保东盟在构建开放、包容、基于规则的区域合作架构中保持核心地位。在日益多极化的世界格局中,马来西亚正助力东盟提升全球议题话语权。
二、提升国际形象与战略角色
马来西亚成功巩固东盟与中国、海湾合作委员会(GCC)等伙伴关系,确立自身在贸易、能源、网络安全等领域的“东西方战略桥梁”地位。这种枢纽定位为其赢得国际事务更大影响力。
三、创造直接经济收益
数千名东盟内外代表的到来,为马来西亚旅游、酒店、交通及餐饮业注入强心剂。本地商户、中小微企业共享会展经济红利,收获可观收益。
四、强化外交与政策能力
峰会推动马来西亚外交部及相关机构拓展双边多边合作网络,探索本币结算(LCT)、绿色科技、区域清真标准及跨境可持续投资等新兴领域,为政策创新开辟空间。
同期举行的第二届东盟-海合会峰会成为战略平台,双方领导人就共同关切的区域与国际议题深入交流。尽管东盟与海合会1307亿美元的年贸易额同比微降,但能源贸易的坚实基础与部门合作深化支撑积极前景。海合会对东盟3.902亿美元的投资,更彰显经济合作潜力。
马来西亚作为东盟轮值主席国首创的东盟—中国—海合会三方峰会,则着力探索三边经济与投资合作新机遇。面对东盟2023年3.8万亿美元GDP的庞大体量(全球第五大经济体),以及中国保持东盟最大贸易伙伴地位(6967亿美元贸易额)的现实,此次峰会有望催化更可持续、全面的三边经济伙伴关系。
东盟迈向新时代
第46届东盟峰会证明,东南亚不仅凝聚于共同愿景,更准备好绘制更进步、包容的未来图景。马来西亚作为东道主与轮值主席国,在强化区域团结、巩固外交网络、开拓战略合作空间方面成效卓著。通过《2045年东盟共同体愿景》及系列三边倡议,东盟正夯实基础,朝着更具竞争力的国际地缘经济力量迈进。峰会不仅带来经济外交直接收益,更强化了成员国共建繁荣、敏捷、坚韧的东盟共同体,造福后代的集体意志。(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