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政府推出系列战略法规 加快绿色投资布局
-

航拍图为位于西努沙登加拉省龙目岛东部塞龙地区格雷斯村的并网型塞龙光伏电站,装机容量为7兆瓦峰值(MWp)。
【本报讯】能源矿产部22日表示,政府正通过出台一系列战略性规范文件,持续推动绿色投资增长,并为国内生物沼气升级为生物甲烷的产业化奠定政策基础。
能源矿产部生物能源代理主任哈里斯指出,相关法规部分源于印尼与德国合作的ExploRE项目成果,已形成若干关键制度性产出,包括:将综合型生物沼气业务纳入OSS—BKPM系统并设立KBLI 35203分类、编制《生物甲烷投资指南》以引导绿色投资,以及形成有关生物沼气提纯为生物甲烷所需规制的学术草案。
哈里斯称,上述举措体现政府、科研机构、产业界与国际发展伙伴之间的协同,正构建支持生物甲烷国家生态的政策与治理底座。“这些成果不仅是技术层面的进展,更有望成为强化能源治理、加快向清洁与公平能源体系转型的可持续依据。”
他续称,该进程与今年9月印尼与欧盟达成的《印尼-欧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IEU-CEPA)》形成呼应。该协定为印尼与欧盟开展绿色经济合作打开空间,包括技术转移、清洁能源转移、可持续标准强化,以及基于本地潜力的可再生能源产品贸易。
“政策方向的一致性,强化了印尼作为战略伙伴在推动绿色增长与拓展可持续全球投资网络中的位置。”哈里斯说。他强调,能源转型并非纯技术议题,而是一场要求全体利益攸关方协同参与的经济转型。
“凭借进取型政策、投资支撑与国际合作,印尼正迈向更清洁、自主并能够增进全民福祉的能源未来。”
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印尼/东盟能源项目主任丽萨·廷舍特表示,运行8年的ExploRE项目已取得多项重要成果。其中核心贡献之一,是围绕工业废弃物推动生物甲烷生态构建,提供从政策制定、能力建设、潜力数据库建设、公众传播,到潜在项目技术协助的一体化支持。(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