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拉博沃•苏比安托总统组建警察改革委员会的计划,被各界视为回应民众诉求的正确举措。任命退役警察上将艾哈迈德•多菲里(Ahmad Dofiri)担任总统治安与警察改革特别顾问,更彰显了总统的改革决心。
八月底示威活动引发多起骚乱事件后,关于警察改革必要性的广泛讨论持续发酵。骚乱波及多个城市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其中十人遇难。多位社会名人财产遭受严重损失,时任财长丝莉•穆利亚尼•因德拉瓦蒂(Sri Mulyani Indrawati)的宅邸也遭焚毁抢掠。
民众认为警方既未能有效控制骚乱局面,也未能保护遭焚抢的公共资产。此外,警方处置示威的方式备受诟病,尤其是他们动辄发射催泪瓦斯、鲁莽使用装甲战术车辆的行为引发强烈批评。在雅加达,警察车辆碾轧网约车司机阿凡•库尼亚万(Affan Kurniawan)致其死亡。
事件发生数日后,公众团体代表、宗教领袖、文化界与学术界人士赴总统府谒见普拉博沃总统。由这些人士组成的"民族良知运动"(GNB)强调需妥善处理骚乱影响,并提及警察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总统正在筹备颁布关于成立警察制度改革委员会的总统令(Keppres),该委员会将对改革需要进行全面评估。
警察制度改革委员会应该评估哪些事项?我们重点关注警察改革民间社会联盟(RFP联盟)的调查研究结果,该联盟全力支持组建国家警察改革团队的计划。印尼法律援助基金会(YLBHI)联盟的代表穆罕默德•伊斯努尔(Muhammad Isnur)表示,国家警察改革至少需要解决九个系统性难题:
首先,缺乏有效且独立的问责和监督体系。这种监督也不受《刑事诉讼法》(KUHAP)的规制;
其次,教育体系滋生了暴力、残暴、军国主义和腐败的文化;
第三,包括预算制度在内的组织治理不透明且不负责,违背良好治理原则;
第四,人事制度,包括招聘、调动和晋升,未实行任人唯贤(meritocracy)的制度;
第五,国家警察的职责范围过于广泛,从公共服务到维护公共安全和秩序,不一而足。存在通过法律规范滥用扩大职权的现象;
第六,机动旅(Brimob)与警方职能不匹配,因为它在技术、装备和战术方面类似于战争工具。这包括其运作系统存在问题,以及在处理示威活动中过度使用武力;
第七,在尊重保护人权、民主法治原则方面承诺不足;
第八,执法过程中存在“挑肥拣瘦”的文化、对案件的忽视(不当拖延)及腐败行为;
第九,警方作为工具或主体介入商业和政治领域(权力)。
我们强调上述要点,因为它们确实是问题所在。我们注意到,尽管警察行动受到各种法规的约束,但在实践中暴力执法和任意逮捕拘留的情况时有发生。
几乎每年都会发生各种涉警案件,虽非所有案件都如弗雷迪•桑博(Freddy Sambo)案或泰迪•米纳哈沙(Teddy Minahasa)贩毒案般轰动,但各地警方执法失当导致民众权益受损事件确层出不穷。
因此改革委员会应重点关注警员执行任务时的程序规范、监督与问责制度,通过系统设计防止越权行为。警方劣行频发根源在于刑事问责体系薄弱,亟需建立相匹配的问责规范并引入多元监督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