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印尼《空域管理法案》已正式立法。该法案于周二(11月25日)在雅加达国会大厦举行的2025年第二届会期第九次全体会议上获得通过。
印尼国会副议长苏夫米·达斯科·艾哈迈德在全体会议厅询问:“现提请各派系对《空域管理法案》进行表决。是否同意将其立法为正式法律?”与会成员回应道:“同意。”
在表决前,《空域管理法案》专项委员会主席恩迪帕特·维贾亚表示,该法案共包含8章63条,已获政府与国会协商一致通过立法。该法规的条文实质内容已根据问题清单明细进行了完善。
恩迪帕特指出:“《空域管理法案》共收录581项问题清单,其中353项涉及法律正文,205项涉及条款解释,另有23项是国会各派系及政府新提交的补充清单。”
他同时阐述了该法案涉及的八大核心内容:
一、明确公众参与机制
法案规定公众可通过就重大环境影响活动提出意见、维护空域利用秩序与安全等方式参与空域管理。
二、多维空域开发利用
空域利用应服务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包括提升旅游休闲产业、支持教育事业、加强航空航天体育培训、推动航空技术及信息通信等技术研发。
三、科技合作战略
法案强调通过国内外技术合作实现技术主导权掌控与创新发展。
四、空域分类管理
确立需兼顾民用航空的空域状态认定,实施“灵活使用空域”原则,打破刚性划分实现空域资源共享。
五、主权捍卫机制
鉴于威胁动态与航空活动复杂性,法案规定了印尼主权空域违规行为处理机制,构建专门化集成化的法律体系。
六、涉外科研管制
要求来印尼开展研究的外国高校及机构必须与国内研发机构合作,并吸纳印尼科研人员参与。
七、侦查权责明晰
依据2025年11月18日颁布的《刑事诉讼法》,法案明确由警方侦查员与民事公务员侦查员依法开展调查,并细化印尼空军军官在禁飞区、军事设施限定空域、军事活动区、空军基地飞行安全区的侦查权限,以及针对无计划入境外国民用航空器、未经许可外国航空器的联合调查程序。
八、违法惩戒措施
法案设定针对印尼领空违法行为的刑罚条款,旨在形成震慑效应,杜绝领空违规事件发生。(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