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肌肉少心脏易受伤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 陈金梁 □主任医师 郑 超
临床上,有不少糖友对饮食要求极为严苛,为了防止血糖升高,不吃主食,严格控制肉类,甚至连晚饭也省了。殊不知,如果过度限制饮食,并且忽视运动,体重秤上的数字虽然下降了,但骨骼肌也在悄悄流失,无益于保护心脏等身体重要器官。
肌肉质量低是糖友面临的常见问题。多项研究发现,相较正常人群,糖友的四肢肌肉力量有显著下降。在亚洲糖友中,肌少症的患病率约为20%。可见,糖尿病与肌少症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糖友骨骼肌流失速度的加快原因包括:长期慢性高血糖、胰岛素抵抗或分泌不足、慢性炎症、晚期糖基化终产物、氧化应激、脂肪异位沉积、血管并发症、营养不良以及降糖药物的不恰当使用等。
在近日举办的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年会(EASD)上,韩国翰林大学研究人员公布的一项研究指出,合并肌少症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是肌肉质量正常者的 2 倍。这种风险不是虚弱、血糖控制不佳或微血管并发症导致的,而是低肌肉质量造成的。其原因较为复杂,可能与糖友运动能力减退、心脏储备功能下降、动脉粥样硬化等因素有关。此外,骨骼肌力量下降会导致糖友步行速度缓慢、平衡功能变差,增加了跌倒、骨折甚至残疾的风险。
保持一定的骨骼肌质量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建议超重或肥胖的糖友在治疗和控制体重时,不能一味追求体重下降。临床上,骨骼肌指数是评价一个人肌肉含量的重要指标,如果男性骨骼肌指数低于 7、女性低于 5.4,还伴有躯体功能下降,就可被认为是肌肉量减少。上了年纪的糖友可根据自身情况,定期进行肌肉质量检查和评估。
2023 年《肌少症防控干预中国专家共识》指出,预防肌少症要定期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给予积极的营养补充,特别是摄入充足的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建议无肾脏病变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将蛋白质的摄入量控制在每天 1.2~1.5 克/公斤体重,并始终保持低盐、低脂、低糖的糖尿病饮食。
同时,营养补充需要与运动干预相结合,科学的锻炼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机体的活动能力。一般来说,抗阻训练能够有效增强肌肉力量,平衡训练可以帮助老年糖友预防跌倒。建议糖友将多种训练方式相结合,每次训练可包含有氧运动10~20 分钟,抗阻训练 30~60 分 钟 ,每周至少 2~3次。肥胖的糖友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增加训练的频率、时间和强度,有氧运动时间可增加至 45~60 分钟,每周 5~7 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