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病科副主任医师 林 硕
 
随着年龄增长,甲状腺的体积慢慢减小、重量逐渐减轻 ,功能也会跟着减退。在老年人群中,甲减已成了常见病,但这种病有的需药物治疗,有的则可能自行消失。《临床内分泌与代谢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纳入 2335 名亚临床甲减老年患者 ,随 访 1 年后发现 ,60.8%的老年人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恢复正常。也就是说,甲减可能有“假”。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机体的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减少,或组织功能减弱引发的全身代谢减低综合征,根据严重程度可分为亚临床甲减、临床甲减。前者表现为促甲状腺激素增高,但甲状腺素(T4)正常,后者的促甲状腺激素也会增高,但甲状腺素降低。准确来说,在亚临床甲减阶段,甲状腺已出现异常但仍有代偿能力。为保证正常生理功能,机体会大量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催促甲状腺分泌正常水平的甲状腺激素,患者通常没有明显症状。如果继续发展下去,患者可能会进入失代偿期,即临床甲减,出现怕冷、少汗、体重增加、水肿、便秘、心率过慢、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等症状。
在早期,亚临床甲减常表现为间歇性,确实有部分患者可自行痊愈,因此,建议首次发现亚临床甲减的人群,在 2~3 个月内复查甲状腺功能,看指标是否恢复正常。目前,临床还没有预测亚临床甲减是否继续进展以及进展速度的方法,但甲状腺自身抗体(TPOAb、腺水平较低TgAb)(阴性少于、促甲状8 国际单位/升)的患者,恢复正常的可能性更大;饮食中碘含量过高、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者,更易进展为临床甲减。
引起甲减的病因,最常见的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如桥本甲状腺炎,其次是甲状腺手术、碘131 治疗等。这类因素均为永久性病理因素,由此引发的亚临床甲减往往会逐渐发展为甲减,需终身服药。比如合并桥本甲状腺炎的患者,大部分会在数年至十余年中进展为临床甲减,建议一年复查一次甲状腺功能,如果出现甲状腺肿大明显,或其他甲减表现,应及时复查甲状腺功能。
如果患者的亚临床甲减是衰老等非病理性因素,亚急性甲状腺炎恢复期(可有一过性甲减)、药物性甲减(如服用胺碘酮)等暂时性原因引发的,或可自行恢复。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亚临床甲减患者的促甲状腺激素超过 10 毫国际单位/升时,往往需要及时开展治疗;在 5~10 毫国际单位/升时,一般不主张给予治疗,但具备以下情况之一,如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准备怀孕或处于妊娠的女性、伴有血脂明显升高、伴有甲状腺肿大、儿童青少年、有畏寒乏力等甲减症状的人,应考虑给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