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进博会 进博会与会专家探讨严峻挑战下全球贸易重构
-
11月7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观众在农业食品展区尽情享受世界各地美食。图为非洲咖啡展商现场手冲咖啡供观众品尝。
【中新社上海11月7日电】在世界经贸局势动荡、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全球贸易重构与世贸组织改革”展开深入探讨,聚焦全球经贸走向与多边体制未来。
全球挑战催化多元布局
专家指出,当前全球产业链安全面临压力,国际贸易格局呈现“多元化”“碎片化”趋势。河南省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副主任郭鹏表示,近年来中国出口目的地逐渐多元,从过去以美国为主,扩展到欧盟、RCEP及“一带一路”国家,占比持续提升。
中国欧盟商会副主席代开乐认为,地缘政治与贸易摩擦频发,促使企业“多元布局”,以分散风险。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校长汪荣明指出,世贸组织主导的多边贸易体制正受挑战,区域化、碎片化趋势加剧,可能削弱全球分工效率、抬高跨国生产成本。
新兴领域成增长新引擎
在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重塑全球贸易格局。《全球数字贸易发展报告2025》显示,2020年至2024年全球数字贸易出口由4.59万亿美元增至7.23万亿美元,年均增速12.1%,高于全球贸易总体增长率。
汪荣明指出,数字化和绿色化转型推动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结构升级,云计算、大数据、信息通信及绿色科技产品成为新的增长动力。欧洲大学研究所教授伯纳德·霍克曼认为,新技术的监管尚无全球共识,亟需制定AI、数据流动等领域的国际规则框架。
强化多边贸易体制权威性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是全球贸易稳定的制度支柱。上海市开放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黄鹏表示,世贸组织应继续在全球贸易中发挥核心作用,通过改革完善规则体
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提出,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拓展国际循环,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崔凡指出,中国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和营商环境优化,为全球经济注入确定性。
汪荣明补充,“全球南方”国家正成为推动多极化与经贸治理变革的重要力量,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正由规则的被动接受者转为积极参与者与引领者,推动国际秩序朝更加公平合理方向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