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周三(10月29日),印尼国防部长夏弗里·善苏丁在楠榜省北楠榜县海军住宅区对30公顷土地上的“红白雄鹰大豆”进行大规模收割。夏弗里在收割现场发表声明时表示:“此次大豆收割体现了印尼海军在发展和支持普拉博沃总统粮食安全优先项目上的承诺。”陪同国防部长出席收割仪式的还有农业部长安迪·苏莱曼,以及印尼国军高层官员。
国防部长表示,此次培育的大豆展现出丰硕成果,该品种以高产量和适应热带气候特性著称,有望成为民众的战略粮食来源之一。他补充称:“在楠榜这30公顷土地上,预计产量可达60吨。”
他解释称,“红白雄鹰大豆”是由阿里·祖姆·马沙尔教授培育的优良品种,生长周期较短,从种植到收获仅需90天。印尼海军将大豆确定为粮食安全计划的主要商品。他进一步强调:“主要目标是通过土地利用战略、农民帮扶和收成分销保障,提高大豆产量、减少进口并加强粮食安全,从而提升农民福利、稳定大豆价格并支持国家粮食安全。”
国防部长还表示,印尼海军已制定了大豆商品未来三年实现自给自足的战略。他补充称:“具体实施策略包括通过提供优质大豆种子来提高产量的生产资料准备,以及使用有机肥料促进作物繁茂生长。”
他表示,印尼海军持续与中央政府协调,为农民提供种植过程指导。此外,海军还制定了土地优化战略以提高大豆产量,并实施高效的产后处理系统以保障收成质量。他总结道:“我们期望未来收成能投放国内市场,满足国家粮食需求。”
 
豆腐匠依赖进口原料
楠榜省的豆腐和豆酵饼匠目前仍依赖进口大豆作为原料,因为其质量被认为优于本地大豆。
一名豆腐豆酵饼匠人费迪安表示:“此外,目前进口大豆的价格和库存供应相对稳定。”
他强调进口大豆品质优于本地大豆:“即便本地大豆更便宜,我们还是选择进口品种,因它成品质量更佳。”
他认为大豆价格上涨会直接影响生产。若原料价格显著攀升,唯一应对措施只能是缩小豆腐和豆酵饼的规格。但此举实施不易,可能引发消费者抗议。目前其作坊的大豆供应相对平稳顺畅,月采购量达四吨。
另一名豆腐匠人阿穆透露当前大豆价格约每公斤9500盾,较去年曾达到的1.2万盾大幅下降。他长期使用市面流通的进口大豆。他坦言:“本地大豆已绝迹数十年。”
阿穆认为豆价上涨将直接冲击其收入,但提高豆腐售价并非良策,因民众购买力正在下降。
他指出当前主要困境在于市场消费疲软:“供应充足但需求萧条。即便大豆库存充裕,没有顾客也是徒劳。”
南楠榜地区的大豆分销商乌米亚蒂表示,当前特级大豆价格为每公斤9500盾,较此前1万盾有所下降。其货源来自批发商,再销售给豆腐豆酵饼匠。(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