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印尼经济与法律研究中心(Celios)执行董事毕玛·尤迪斯蒂拉(Bhima Yudhistira Adhinegara)指出,东盟与中国、日本及韩国三国的合作机制(ASEAN Plus Three,简称APT)进一步凸显了区域各国在加强本地经济发展、提升区域经济韧性方面的共同意愿。
 
毕玛于10月27日在雅加达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APT合作机制不仅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重要补充,也为印尼中小微企业(UMKM)开拓国际市场、提升产品竞争力提供了新的机遇。
 
毕玛指出:“东盟与中日韩合作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此前虽然RCEP已实施多年,但部分企业由于宣传不足或仍受贸易壁垒影响,尚未能充分利用RCEP进入中国、日本和韩国等主要市场。”
 
他强调,为充分发挥APT框架的作用,印尼政府需加强配套政策落实,积极推动贸易便利化,并与东盟成员国一道就相关问题展开深入磋商。
 
“尤其需要解决那些不利于中小微企业利用贸易协定的非关税壁垒问题,如认证程序、标准化要求等,”毕玛补充说,“只有逐步实现制度对接与标准统一,发展中国家才能从单一消费市场转变为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特别是在面向东亚市场方面。”
 
在此之前,总统普拉博沃·苏比安托于10月27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会议中心(KLCC)出席第二十八届东盟与中日韩(APT)领导人会议时表示,APT作为东盟与三国伙伴的重要合作框架,应持续深化区域一体化,推动贸易多元化发展,并加强区域金融安全网建设,以提升应对外部经济冲击的能力。
 
普拉博沃总统在会上指出:“印尼高度评价中国、日本和韩国三国为本地区发展所作出的积极贡献。通过定期召开领导人会议和部长级会议,深化三边合作,将有助于维护区域增长势头,增强东亚地区抵御全球经济波动的能力。”
 
自1997年12月APT合作机制正式启动以来,该机制已成为东南亚与东亚地区最具代表性、最具包容性的区域合作框架之一。合作范围不断拓展,涵盖政治安全、贸易与投资、金融、能源、旅游、农业与林业、生态环境、教育、卫生以及文化艺术等多个领域。(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