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济教育 播种未来 印尼佛教慈济基金会为PIK 2慈济学校举行封顶仪式
-
【本报周孙毅报道】10月25日,印尼佛教慈济基金会在PIK 2慈济教育中心(Tzu Chi Education Center)为其新建的慈济学校举行封顶典礼。活动吸引了众多慈济志工、捐助人以及各使命部门同仁出席,共同见证慈济教育使命在印尼迈向新阶段的重要时刻。
来自台湾静思精舍的德宁师父在现场开示说:“这根主梁不仅仅是建筑的支柱,更象征着坚定的誓愿之力。它承载着无数人的善念,也连结着慈济人对教育及众生的深切关怀。梁柱若安稳,建筑才能稳固;誓愿若坚定,路程才能长远持久。”
她进一步指出:“我们所见的这根梁,不只是支撑一座建筑空间,更支撑着一个将传承人文精神、培育未来英才的场所。梁柱的安装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也象征着一个新篇章的开启。建筑的完工只是外在形体的建造,更重要的是无形的法脉传承。”
德宁师父的这番话,正道出了整个建设过程背后所蕴含的精神与愿力。从最初的诚心发愿到如今屹立的大楼,一切皆出自慈悲与坚定的信念。慈济学校 PIK 2 坐落于10公顷的广阔土地上,规划为一所现代化、全方位的学习环境,配备运动馆、奥林匹克规格游泳池、图书馆、实验室、运动场及科学研究室等多项设施。
慈济教育的一大特色是“人文课”,学生在其中学习品德修养、慈悲心与尊重他人。通过科学知识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慈济期望培养出不仅聪慧、且具备品格与悲心的下一代。慈济学校 PIK 2 预计将在2026年7月正式开学,为印尼教育注入兼具智慧与德行的新能量。
印尼慈济教育志业执行长黄荣年也表达了感恩与喜悦之情。他表示,这次慈济学校 PIK 2 的封顶典礼能在一年内顺利完成,离不开各界人士无私奉献时间、心力与资源的支持。
黄荣年解释,兴建慈济学校 PIK 2,不仅是为了回应 PIK 1 校区的招生热度,更是慈济教育体系迈向高等教育阶段的重要一步。“未来这里将设有护理、健康照护与佛教教育等学程,所有课程都以证严上人的人文哲学为基础,深化对佛法的理解,扩展慈悲与智慧的实践,这正是我们的独特之处。”
除了硬体发展,黄荣年也强调强化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未来学校将设有“大爱妈妈(Da Ai Mama)”制度,让家长一同参与学生品格与人文教育的培养。“如此一来,我们的根基将更为稳固,社会也会更加和谐。”
黄荣年指出,在当今数位化浪潮中,人际沟通逐渐被削弱,慈济的教育使命正是成为人心的平衡力量。“我们不能落后,慈济反而要走得更快,成为塑造印尼社会善良与沟通力的重要基石。”
在讲话结尾,黄荣年将教育与国家未来相连:“若人工智慧(AI)向有智慧的人学习,那么当被问到如何建设国家、让国家进步时,它的答案一定是——教育。唯有通过教育,才能孕育出有知识、有奉献、有生产力的世代,带动国家向前。”
他期望社会大众继续支持慈济教育,让慈济的教育使命在印尼遍地开花。“我们的理想是——在印尼每一个省份,都有一所慈济学校。 让慈济教育的光芒照亮全国,这是我们共同的愿景。”
与会的慈济全球志工执行长黄思贤也表达了对学校建设进展的钦佩:“实在太令人惊叹。去年才奠基,今年已完成封顶。这一切都得益于众多善心企业家的支持。”他补充道,这不仅是建筑上的成果,更是慈悲与智慧在社会中绽放的真实体现。“今天的封顶,就像是启动了全民爱心的序幕。证严上人创造了一个让每个人都能付出、都能成长的机会,从中智慧也随之萌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