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印尼强调,在加强东南亚特别是流经六国的湄公河地区能源韧性及加速绿色能源转型的过程中,创新性与协作性融资至关重要。
周四(10月16日),印尼外交部副部长阿利夫·哈瓦斯·奥格罗塞诺在雅加达表示:“任何关于环境、可再生能源、气候变化的讨论,若未涉及资金问题,本质上都将毫无意义。”
哈瓦斯通过视频录像在雅加达举行的“第二届印尼-湄公河流域连接论坛:区域能源安全合作”开幕式致辞中阐述了这一观点。
全长约4,350公里的湄公河发源于中国,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
哈瓦斯举例说明,印尼到2030年需约2,850亿美元(约合4,722万亿盾)用于气候减缓和应对,而国家预算仅能覆盖总需求的18%。
为此,印尼已建立融资机制以弥补资金缺口,包括发行绿色债券、可持续发展目标债券和珊瑚礁债券。
此外,哈瓦斯指出印尼到2060年仍需约1万亿美元(约合16,576万亿盾)发展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当前资金规模与实际需求相距甚远。
除资金问题外,哈瓦斯表示可再生能源技术自主化也是重大挑战。尽管印尼拥有丰富的日照资源和原材料潜力,但本土太阳能电池板制造仍面临技术瓶颈。
哈瓦斯强调:“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探讨实质性问题来应对这一挑战,例如东南亚地区太阳能板建设与制造,以及今日湄公河区域的专题讨论。”
他还特别指出湄公河流域水力发电技术的开发利用,强调在讨论可再生能源时,经济效益、社会责任与环境保护三者的平衡至关重要。
他阐释道:“这不仅是为了可再生而可再生,更是为了实现这三个特殊维度的平衡发展。”
基于此,哈瓦斯期待印尼-湄公河论坛能就区域绿色能源融资与技术领域催生创新协作理念。(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