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总统修订政府工作计划 新规明确2025年经济增长目标为5.3%
-

印尼总统普拉博沃
【本报讯】印尼总统普拉博沃颁布2025年第79号总统条例,正式修订了《2025年政府工作计划》。该条例同时取代了佐科威执政时期颁布的2024年第109号总统条例。
新规明确了2025年经济增长目标为5.3%,较此前预测的5.3%-5.6%区间略有调整。除经济增长外,其他宏观指标也相应更新:美元兑印尼盾汇率目标区间调整为1.6万-1.69万盾/美元(原为1.53万-1.59万盾/美元),通胀率则维持在2.5%正或负1%的稳定水平。
条例附件指出,上述目标将通过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和强化财政指标来实现。政府将预算赤字率目标上调至国内生产总值的2.53%(原为2.29%-2.8%),初级平衡目标设定为0.26%(原为0.14%-0.61%)。文件强调:“通过谨慎管理债务与非债务融资渠道,在控制初级平衡的同时实现赤字目标。”
与此相应,政府债务规模预计将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39.15%,高于先前方案预测的37.82%-38.71%区间。条例说明,此次宏观指标调整综合考量了截至2025年4月的汇率波动情况及2025年国家收支预算政策导向。
根据第79号总统条例,2025年国家发展和宏观经济目标如下:
经济增长率5.3%
贫困率7-8%
公开失业率4.5-5%
同比通胀率2.5%
盾币汇率1.6万-1.69万兑1美元
外汇储备1624亿美元
经常账户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0.78%
国家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12.36%
税收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10.24%
国家预算盈余/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2.53%
政府债务规模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39.15%
投资增长率(固定资本形成总额)5.61%
经济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经济质量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健康程度。它不仅仅是纸面上的数字,更折射出社会生活的脉搏:就业岗位的充足程度、家庭购买力的强弱,乃至投资者对未来的信心。
在全球挑战层出不穷的时代——从地缘政治不确定性、气候变化到技术颠覆——印尼持续探索驱动经济齿轮转动的良方,追求不仅是增长,更是包容与可持续的发展。
推动经济增长不仅是政府的职责,更是全民族共同奋斗的事业。从稳定的宏观政策、生产性投资、赋能中小微企业,到数字化转型与绿色经济,所有元素共同构成发展蓝图中的重要拼图。
如同永不停转的齿轮,印尼的经济增长若能从中央辐射至乡村、从宏观政策延伸至地方创新,必将愈发强劲。由此,2045年成为发达国家的愿景将不仅是梦想,而是全民共建的现实。
作为经济双引擎的内需与出口需保持协同发力,方能实现最优增长。印尼拥有独特优势:内需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高达90%。近日,财政部长普尔巴亚在雅加达表示:“凭借如此规模的内需,实际达成6%至6.5%的增长目标并非不可能。”
国内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构成中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必须强化内需消费以保障经济稳定运行,尤其是在面对诸多全球经济外部挑战之时。
关键举措之一是推动银行业向企业驱动的经济领域输送资金。唯有形成乐观预期,这一机制才能顺畅运转。普尔巴亚指出:“政府推行的免费营养餐计划和红白合作社项目旨在维护稳定确有必要,但私营部门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
就任财政部长数日内,普尔巴亚立即全力加速推动经济增长双引擎的运行。他果断出台财政政策,向银行系统注入200万亿盾资金。财长表示:“政府存放在印尼央行的425万亿盾资金中,将有200万亿盾转移至商业银行,以加速货币流通并推动经济增长。”
这笔资金并非应急款项,而是政府此前未动用而存于央行的闲置资金。通过转入商业银行,这些资金将可用于信贷投放。该政策旨在创造金融系统流动性并激活经济生态。
普尔巴亚强调,除确保流动性外,其工作重点是保证资金真正流向信贷领域,而非用于购买国债或重新存回央行。财长同时要求央行不得回笼这些资金,确保其切实留在金融体系内,最终以信贷形式注入实体经济。
财长指出,近年来印尼经济引擎存在失衡现象,政府与私营部门各自为政。“若能使双方协同发力,6%至6.5%的增长目标在一两年内并不难实现。”他对印尼经济近期前景持乐观态度,相信1998年式的危机不会重演。“我们历经多次危机考验,这些经验在2008、2015、2020及2021年得到应用,已验证其有效性。因此对未来经济发展充满信心。”
他相信普拉博沃提出的8%经济增长目标可以实现,并警告若满足于当前5%的增长率,印尼恐将陷入中等收入陷阱。(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