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印尼环境部16日与全球碳理事会(Global Carbon Council,GCC)和Plan Vivo基金会签署互认协议(MRA),以推动印尼碳交易进入国际市场。
 
印尼环境部长哈尼夫·费索尔·努罗菲克(Hanif Faisol Nurofiq)表示,此次协议是继2025年1月通过印尼碳交易所(IDX Carbon)正式启动国际碳交易,以及同年5月与“黄金标准”组织签署首份MRA后,印尼在碳交易国际合作方面迈出的又一重要步伐。
 
“该协议为印尼碳项目进一步进入国际市场打开了大门,并确保以获得全球认可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开展运作,”哈尼夫在雅加达出席签约仪式时说。
 
根据协议,印尼温室气体减排认证(SPEI)将与GCC和Plan Vivo等国际标准实现互认。哈尼夫强调,印尼国内仍将依托国家登记系统(SRN),以SPEI为基础实施管理。
 
“无论是‘黄金标准’、Plan Vivo还是GCC,一旦签发减排证书,其价值必须得到同等认可。例如某机构出具100的减排量,我们也将予以承认,”他说。
 
哈尼夫同时提醒各方利益相关者,要在推动碳市场全球化的同时,切实维护印尼碳信用的完整性。“一旦外界对我们的测算结果产生质疑,碳市场的公信力将受到严重冲击,碳资产也将失去价值。”
 
目前,印尼碳交易价格仅为每吨二氧化碳当量10美元,显示国际市场对印尼碳信用的信任度仍待提升。“我们的目标是未来能超过每吨30美元,但这需要一个长期过程,”哈尼夫说。
 
印尼环境部碳经济价值治理司司长瓦尤·马尔贾卡(Wahyu Marjaka)表示,印尼始终坚持诚信原则,将与国际战略伙伴及相关专家深入合作,确保碳交易体系的高完整性。
 
总部位于卡塔尔多哈的全球碳理事会长期活跃于气候减缓项目的减排认证体系,而总部位于英国的Plan Vivo基金会则以社区为基础,在林业、农业和土地利用等领域的自愿碳市场具有广泛影响力。
 
根据印尼政府规划,到2030年印尼将实现自主减排31.89%,在国际支持下可达43.20%,并力争于2060年实现净零排放目标。印尼希望通过一系列举措,成为推动全球碳交易的重要力量。(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