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九月来临,市场参与者往往对"九月效应"这一现象既忧虑又警惕。这种季节性现象通常表现为股市趋于疲软。它究竟会对市场和经济构成多大威胁呢?
今年,这种阴影似乎愈发真实,因为资本市场不仅受技术因素困扰,更持续笼罩在经济与政治动荡的阴影之下。八月底造成至少10人丧生的示威活动已引发不安情绪,特别是在外国投资者眼中。
在九月的前四个交易日,雅加达综合指数仅微涨0.47%至7867点。这一小幅上涨伴随着4.17兆盾的净卖出,扭转了前一周的净买入局面。
这意味着支撑指数的重任如今更多落在国内投资者肩上。印尼金融服务管理局(OJK)虽通过延长从无需股东大会的股票回购、推迟卖空交易等应急政策来缓解焦虑,但这些措施仅能起到缓冲作用,并非决定性因素。
真正的关键在交易所大楼之外:政治稳定性与印尼盾汇率。若街头持续动荡,全球投资者不会长期滞留资金。
印尼盾维持在1万6300至1万6400盾兑1美元区间,已充分表明政治风险溢价依然高昂。
印尼央行今年八月将基准利率下调至5%,而美联储很可能在九月中旬降息。理论上这种组合能成为市场反弹的催化剂,但若缺乏对政治稳定的信心,所有潜力都可能被侵蚀殆尽。
那么,如何才能让雅加达股价综合指数(IHSG)重回8000点以上呢?首先,政治局势需通过明确问责信号实现缓和;其次,需要通过政策干预和协调,将印尼盾持续保持在安全区间;
第三,发行人的盈利前景必须令人信服,尤其是在国内消费增长潜力巨大的情况下;第四,诸如股票回购或特别分红等企业行动可强化股价支撑。如果没有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市场将重新陷入持续压制平衡的季节性模式。
本报认为指数推动力仍掌握在大市值股票手中。中亚银行(BBCA)、印尼庶民银行(BBRI)、万自立银行(BMRI)等大型银行股尽管近期遭外资抛售压力,仍是主要杠杆工具。
电信板块,特别是国营电信公司(TLKM)凭借强劲现金流和持续增长的数字化领域,依然是稳定支柱。印多福食品公司(ICBP)和Kalbe Farma药业公司(KLBF)等主要消费股可在市场焦虑不安时成为防御堡垒。
与此同时,随着原棕油价格开始走强,棕榈油种植业有望重新吸引关注,而像独立铜金上市公司(MDKA)这样的金矿股则受益于全球金价上涨带来的积极情绪。
简言之,今年九月不仅是季节性模式问题。这个公历九月更将成为对政治机构与政策公信力的信任考验。
若政府能维持街头平静与外汇市场稳定,年末反弹机遇依然可期。
然而,如果政治动荡持续发酵,市场将做出反应,以九月为借口压低价格,使希望之光黯淡,尽管宏观经济因素实际上相当有利。
我们能否确信黑暗尽头仍有光明?莫待行至隧道尽头,光明仍只是传说。最终,我们只能在无尽黑暗中蹒跚前行,直至精疲力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