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财政部海关总署近日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全国保税区出口总值达1114.64万亿盾,占印尼国家出口总额的27.94%,充分体现保税区在推动出口创汇、稳定贸易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
 
海关总署署长贾卡·布迪·乌塔玛(Djaka Budhi Utama)8日在雅加达表示,保税区企业出口产品涵盖纺织、电子、鞋类、汽车零部件等多个重点产业,显示出较强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数据显示,2025年印尼保税区企业的出口与进口比率达3.39,表明企业产出主要面向海外市场,外向型特征明显。
 
贾卡指出:“这一成就突显保税区在增加外汇收入、促进就业、吸引投资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战略作用。保税区既是国家外贸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吸引全球资本的重要平台。”
 
截至2025年8月,全国共有1512家活跃的保税区企业。根据2024年《保税企业(TPB)与进口出口便利化(KITE)经济影响研究报告》(涵盖2023年数据),保税区企业当年共获得69.63万亿盾的财政优惠政策支持。
 
同期,流入保税区的新增投资总额为221.53万亿盾,反映出投资者对印尼宏观经济稳定、政策连贯性与法律保障体系的高度信心。
 
除出口外,保税区还在扩大就业方面作出积极贡献。截至2025年,保税区直接创造就业岗位达173万人次。
 
以PT Mattel Indonesia II(East Plan)为例,该公司为享受保税区政策支持的代表企业之一。2024年,公司新增投资达1156.7亿盾;2023年至2025年间,累计出口创汇达10.81万亿盾。截至2024年底,该公司雇佣员工总数达8361人。
 
此外,研究还指出,保税区带动的间接经济效应日益显著。截至目前,围绕保税区辐射发展的间接经济活动涵盖:商业服务单位达120,366家,住宿服务业单位149,308家,餐饮服务单位144,141家,运输物流单位81,912家。
 
贾卡强调:“保税区不仅提升出口竞争力,更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稳定基层经济、扩大区域就业等方面体现出广泛的正向带动效应。”
 
他还表示,政府与企业界的密切协作,是推动工业升级、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构建现代制造体系的重要保障。(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