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嘉庚”号科考船首次访雅加达开展公众开放日活动
-
【本报周孙毅报道】2025年是中国与印尼建交75周年。为深化两国海洋科教合作及高水平人才培养,厦门大学“嘉庚”号科考船于8月8日至9日停靠雅加达Tanjung Priok码头,并联合印尼茂物农业大学(IPB University Bogor)共同开展“嘉庚”号印尼公众开放日活动。
8月8日上午,“嘉庚”号印尼开放日活动开幕式在Tanjung Priok码头隆重举行。活动吸引逾百名嘉宾参加。中国驻印尼使馆王鲁彤大使、印尼国家科研与创新局(BRIN)副局长Amarulla Octavian、厦门大学副校长史大林、茂物农业大学校长Arif Satria,茂物农业大学渔业与海洋科学学院院长Fredinan Yulianda,以及海洋社会生态系统研究Luky Adrianto出席活动并致辞。
史大林副校长在开幕式上致辞称,近年来,厦门大学积极拓展与印尼的教育合作,推动两国文化交流,促进民心相通。作为一所因海而生、因海而兴的大学,厦大自建校之初便开展海洋科学研究,并率先在中国创立海洋学系。历经百余年发展,海洋学已成为学校的优势学科之一。
史大林说,2016年,在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成立了中国—东盟海洋学院,这是中国海洋科学学科首次走向海外。2017年,以创校人之名命名的“陈嘉庚”号科考船正式交付使用。截至目前,该船已航行17万余海里,为中外数千名科研人员提供了高质量的海洋观测数据和宝贵样品,支撑了一系列重要的海洋科学成果。
2018年,依托“陈嘉庚”号科考船启动了“厦大在海上”系列航次实践教学活动,旨在培养高水平海洋人才。迄今已完成6个航次,参与师生超过400人,涵盖来自中国和世界各地的成员。
访问印尼期间,厦大与茂物农业大学将联合举办多元的文化与学术交流活动。除为期两天的“陈嘉庚”号开放日外,厦大学生将走进茂物农业大学开展学术交流,茂物农大的师生也将随船赴厦大马来西亚分校。此外,科考船还将开展由印尼国家科研与创新局与中国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联合组织的海洋科考航次,进一步深化两国在海洋科技领域的合作。
史副校长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成为厦大与印尼伙伴扩大与深化合作的新起点。大家一起携手推动科技、教育、文化的高质量交流合作,共同为构建中印尼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王鲁彤大使致辞称,“陈嘉庚”号是一艘装备精良、技术先进的科研船舶,是开展科学探索的重要平台,也是近年来为数不多访问印尼的科考船之一,体现了两国在海洋科学领域合作的活跃与深入。
王大使表示,目前两国在海洋科学与技术领域已建立坚实的合作基础,期待未来产出更多高质量科研成果,并将这些成果应用于服务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他指出,没有健康的海洋,就没有健康的地球。尽管人类对海洋的认识仍不够充分,但其蕴藏的潜力巨大。两国携手合作,将为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促进共同繁荣。希望此次“陈嘉庚”号科考船访问成为中印尼更多交流、探讨与合作的起点,并预祝访问取得圆满成功。
Amarulla Octavian副局长与Arif Satria校长等分别致辞,此次“嘉庚”号的访问,对促进印尼与中国在海洋科研、人才培养以及学术交流等领域的合作具有积极意义,也为茂物农业大学与厦门大学深化务实合作提供了良好契机。希望双方以此为起点,不断拓展合作领域,推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与共同繁荣。
开幕式后,与会嘉宾登上“嘉庚”号参观,深入了解其建造历史、内部构造、运行情况及其在厦门大学海洋学科和中国海洋科研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