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股价指数(IHSG)确实在攀升。过去三周,印尼资本市场录得显着走强。本周一(7月28日)和本周二(7月29日)的交易也分别上涨0.94%和0,04%,报收于7,614.77点和于7.617,91点。但本周三(7月30日)突然下跌0,72%或55点,收盘于7.562,80点。
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股指支撑力量的不平衡。当前综合股价指数的走强,实际上是由开发板快(Papan Pengembangan)和加速板块(Papan Akselerasi)的股票在支撑,年初至今它们分别飙升了60.09%和37.98%。
相反,主板(Papan Utama)股票——本应作为稳定性支柱并代表上市公司基本面表现的板块,仅微涨0.37%。更甚的是,包含优质蓝筹股的LQ45指数反而承压,年初至今下跌了2.83%。让本已对印尼股市恢复信心的投资者,开始质疑股市的走强质量。
这一事实表明,主要指数的走势正受到那些波动性大、投机性强、且往往缺乏坚实基本面的上市公司的扭曲。
由二、三线股推动的反弹能否创造一个健康且可持续的市场?答案当然没那么简单。
如果这种反弹在缺乏流动性强、基本面稳固的大盘股参与的情况下持续上涨,那么中长期的潜在回调风险不容忽视。高波动性可能动摇机构投资者的信心,最终削弱市场的深度。
印尼证券交易所(BEI)通过纳入一些优质股同时剔除其他股票,对LQ45成分股进行的调整,是一项重要举措,但感觉这还不够。
这次再平衡(Rebalancing)是重新评估蓝筹股吸引力的关键时刻,尤其是在努力恢复市场深度和质量的过程中。
我们需要观察这些变化是流于表面,还是能够真正激发对蓝筹股更广泛的兴趣。理想情况下,此类再平衡应辅以市场教育,并鼓励LQ45发行人提高透明度和治理水平,以重新吸引长期投资者。
市场方向仍有调整的机会。积极情绪可以来自多个方面,例如全球经济复苏、主要央行的降息、政府的财政刺激措施以及持续维护政治和法律稳定的努力。
然而,所有这些只有在主板发行人质量改善的情况下才能有效,无论是在财务业绩、业务前景还是可持续扩张战略等基本面方面。
对投资者而言,当前的投资组合策略需要更加审慎和自律。追逐开发板股票的短期势头固然诱人,但高波动风险可能迅速侵蚀利润。
分析师建议投资者采用杠铃策略(barbel approach),即将成长型股票与基本面强劲的防御型股票相结合,以在潜在收益和价值保护之间保持平衡。
本文呼吁各方利益相关者继续认真致力于完善交易所结构。股市不仅是绿色的数字和上扬的图表,更关乎诚信、透明度和可持续性。
若缺乏这些要素,近期的市场反弹可能只是诱使投资者走向隐性风险的幻象。是时候重新培育一个不仅充满活力,更要高质量且均衡发展的资本市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