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雷佳音相当“热闹”:电视剧《长安的荔枝》和电影《酱园弄·悬案》同期亮相,但这两部作品却把他推到了风口浪尖,不只是作品的宣发让雷佳音“霸占”了大、小屏幕,有人列出了雷佳音的待映清单,发现还有七、八部。“怎么到处都是雷佳音”“看到雷佳音就烦”的批评声和热搜一时云起。从几年前的“演技遗珠”到现在的“霸屏资源咖”,雷佳音的风评似乎发生了180度的扭转。
另一方面,雷佳音又是自陈宝国、王志文、张国立、孙红雷、张嘉益之后第六位内地电视剧三大奖满贯“视帝”,也是目前80后男演员中的唯一一位。同时,与公共领域的大量曝光不同,除了早年的几段采访之外,他鲜少提及自己的家庭与私人生活。
一边是风评受损,一边是大奖青睐;一边是“屏幕霸主”,一边是保持神秘。光在观众的眼里,雷佳音的形象就足够矛盾。正因如此,当我们谈论雷佳音本人时,也很难用简单的几个词去概括他。幽默但多思、坦诚但内向、随和又执拗……在矛盾背后,是一个思考与掌握着自己与生活关系的雷佳音。
取材生活
雷佳音当演员,是偶然之下的必然。
1983年,雷佳音在辽宁省鞍山市出生,父母都是普通的国企职工。小时候的他有洁癖,下楼玩也要带一块手绢,垫在石墩儿上才愿意坐下。他母亲喜欢以“硬汉”著称的日本演员高仓健,于是点掉了儿子的泪痣,希望儿子可以坚强起来,少流眼泪。直到现在,雷佳音的脸上还留着一个小坑。后来母亲下岗,雷佳音便晚上陪她去夜市卖拖鞋,家庭的变故让他比其他孩子更早理解了生活的艰难。敏感的少年最开始面对顾客,一句话都说不出,渐渐地才解放了自己的天性,打下了他从事表演的“童子功”。
初中时的雷佳音逃课、早恋,最后选择从初中退学。十六岁时,父亲带他参加沈阳一所艺校的面试,最开始他们预备报考模特专业,演员吕晓禾正好在操场上物色苗子,一眼就看中了雷佳音——这个眼神里更有故事的孩子。从此,雷佳音的人生走上了另一条道路。
伯乐遇上千里马是偶然,雷佳音成为好演员则是必然。先天敏感的性格、丰富的生活经验,以及后天锻炼出的交流能力,让他掌握了演员必备的两项技能:敏锐地察觉生活,生动地再现生活。如今,来自生活的灵感与素材,仍然是雷佳音表演的抓手。
《人世间》中雷佳音饰演的周秉昆与父亲周志刚(丁勇岱饰)七年未见,秉昆的饭店却意外不断,父子相聚已是深夜,两人从对生活的关心逐渐聊到为什么七年来儿子都不给父亲写信,脾气相似的父子越吵越凶,秉昆觉得哥哥周秉义(辛柏青饰)与姐姐周蓉(宋佳饰)都比他有出息,父亲也更偏心哥哥和姐姐,多年的委屈和自卑再也压抑不住,周秉昆坐在床上嚎啕大哭,质问“就我没出息!”“事实就该说吗?”。雷佳音意识到这场戏不只是父子间的争吵,更是从童年到成年,周秉昆渴望父亲认可的爆发,是童年需求的外化,所以在处理这段表演时,他选择坐在床上演,就像孩子仰视那样,如此与父亲便形成高度差和权力差,情感也更好表达。这段戏雷佳音哭得气哽,也看哭了无数观众,雷佳音更是凭借《人世间》,斩获了飞天、白玉兰、金鹰等一众大奖。
相比之下,笔者认为,雷佳音在《功勋》中的表演其实难度更大,表现也不逊色于《人世间》。如何把一个常年身份保密的科学家演得有血有肉?这并非易事,雷佳音的方式是从生活中发现人物。他在采访于敏家人时,没有选择去问那些泛泛而谈的事情,而是从于敏老先生的生活入手,大到说话习惯,小到吃饭口味、几点起床,雷佳音通过聊家常的方式进入这个人物,于是展现在成片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接地气”的科学家:于敏与玉芹(倪 妮 饰)在面馆里拿面,微小的动作间自然流露出彼此的心仪。服务员把面端给于敏,于敏下意识把面先递给了玉芹,玉芹转手又把面挪到了于敏那边。于敏没有把面再推回去,而是把手上接的另一碗递给玉芹。一连串的几个小动作,就把于敏与玉芹之间客气又不失亲密的关系展现了出来,也是整个故事里夫妻二人伉俪情深的缩影。
《酱园弄·悬案》中,汪伪政府警察局局长薛至武是雷佳音近年来不多的反派角色,把这样一个病态、阴鸷的角色演得到位而不过分,雷佳音同样从生活中找取了表演的素材。片中审问张宝福(李现饰)时,薛至武为得到他满意的口供,罔顾事实,对张宝福进行严刑拷打。雷佳音清楚地意识到,薛至武这个角色的内核是对掌控权力的病态渴望,他自认为是世界的实际掌控者。因此为了表现他的扭曲和残忍,雷佳音这段的台词处理得尽量日常,避免做作。薛至武坐在张宝福面前吃着葱油面,云淡风轻地命令下属打断张宝福的胳膊,在哀嚎中大快朵颐。他说想要点辣椒油,当属下拿给他时,他转头笑着说“不是给我的,滴他眼睛里”。雷佳音选择将吃面这个日常动作作为人物的抓手,将薛至武畸形的权欲外化为食欲,使这个角色的形象交织着凡人与恶鬼,做到了令人生怖却不过分滥俗的准确处理。
网友们说雷佳音稳居“窝囊废”赛道,这种调侃其实侧面反映了雷佳音表演的自然。从生活中汲取素材,再将生活转型为表演,从在上海戏剧学院求学期间表演课的青涩到现在的圆融自然,这种类似于斯坦尼体系“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表演风格,是他不断打磨演技的结果,更离不开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
接纳生活
雷佳音这些年拿了不少奖,也演过不少男主角,面对诸多荣耀,雷佳音的第一反应不是自满,而是反思:“我得先沉一沉,不然怕飘起来,水准会掉。”对于雷佳音来说,生活从来不是演多少男一号,有多少恭维和关注,生活之于雷佳音更像一片海域,有时平静,有时危险,他接受生活的变化、也敢直视生活的痛苦。
有人说总看见雷佳音演的作品,还说雷佳音总是在演发福又“窝囊”的中年男人,“招人烦”。这种评价未免太过片面。事实上,从《长安十二时辰》里的孤胆英雄张小敬,到《满江红》里的病弱阴险的秦桧,再到《刺杀小说家》中的糙汉父亲关宁,雷佳音从来没有窝在一个“舒适区”里。对他来说,相似的角色也有不一样的地方,而演员的职责就是去发掘出这个角色与众不同的特质。
不过雷佳音的“高产”是真的。
“劳模”雷佳音可以算是内娱里最喜欢客串的演员之一,凡是有客串的邀请,他几乎来者不拒。这些年来,他客串了《心花怒放》里的流氓、《暗黑者2》里的小区保安、《悬崖之上》里的革命叛徒、《大博弈》中的东南亚贸易商、即将上映的姜文新片《你行!你上!》里的二叔,还有《爆款好人》《人潮汹涌》等作品……雷佳音如此钟情于客串角色的原因,是为了可以多演几种角色,多接触一些生活的切片。他不在乎自己的名字有没有被写在海报的醒目处,也不在乎自己的“番位”是什么,比起做说一不二、讲究排场的“大明星”,他更想做一个“好演员”,一个合格的“容器”。
2024年春节档,张艺谋的《第二十条》与贾玲的《热辣滚烫》同档上映,一边是基层检察官韩明,一边是健身房拳击教练昊坤,雷佳音成了那个春节档最忙的演员。在拍摄的过程中,他也感受到了不同导演之间的风格差异。
《热辣滚烫》是他与贾玲的第一次合作。雷佳音虽然性格幽默,但在做喜剧这方面经验并不多。他在进组前就告诫自己,无论怎么样,都听导演的,导演贾玲怎么说,演员雷佳音就怎么演。与张艺谋这样喜欢让演员自由发挥的导演不同,工作中的贾玲很严肃,台词中的“呢”和“了”也要做细致的区分。既要当演员又要当导演的贾玲,有时候走戏时,会突然跳到导演的身份上来,雷佳音坦白说自己适应了一段时间,但他知道导演拍电影有自己的诉求,因此他愿意成为辅佐导演完成作品的元素。这种甘当绿叶的觉悟,展现了一个成熟演员的格局。
《热辣滚烫》之前,他并不熟悉贾玲,了解基本来自综艺和采访。得知要演一个健身房的拳击教练之后,雷佳音练了两个多月拳击,训练期间一直有纪录片团队在侧拍。原本雷佳音希望影片上映时,观众可以看到自己的努力。但是跟随剧组断断续续开机、停机,再开机,见证贾玲的辛苦和蜕变之后,雷佳音反而不希望观众过多地关注自己。他接纳自己不被看见,因为他明白贾玲对这部片子的付出。
随和是业内人士对雷佳音的印象,他每次进组带的东西都不多,除了生活必备的,他几乎不会再多带什么别的,对待工作人员很客气,进度有延误也不会摆架子。雷佳音之所以成功,与他对生活的接纳离不开关系,他知道,生活就是,你不是全能的,也不是权威的,世界不会围着你转。
但雷佳音也是花了一段时间,才理解到生活的真谛的。曾经他一度靠买醉度日,每晚喝到酩酊大醉,吐得天旋地转,第二天再接着喝。敏感的天性和事业的坎坷让他比别人承受了更多的痛苦,也让他对表演的理解比别人更深入。在贝克特的《终局》里,他饰演了一个终日坐在轮椅上,什么都看不见的老人。当他念出“糟糕的一天,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时,听不懂汉语的德国导演很高兴,因为他看到了眼前这位年轻演员的痛苦……
多年过去,如今的雷佳音已不再热衷于讨论痛苦。他接纳人生的意外与痛苦,转而将痛苦转化为快乐的土壤。他说:“这辈子来这儿,痛苦是绝对的主题。既然知道这事儿,这辈子来,就好好玩。”
珍惜生活
不同于镜头前的嘻嘻哈哈,镜头后的雷佳音,与他的伯乐吕晓禾相似,都在公众与私人之间划了一条明确的线,将家庭保护在公众视野之外,让自己与公众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也许正是因为早年的不易,雷佳音珍惜现在得到的一切,他热爱演戏,但也有离开聚光灯,回归生活的勇气。
许多演员会将家庭故事融入表演,甚至以“好丈夫”“好爸爸”的形象营销自己,但雷佳音拒绝这种交换。他和妻子翟煦飞是大学同学,两人从默默无闻相伴至今,却从未以“恩爱夫妻”的人设博取关注。婚后夫妻俩定居上海,育有一女。雷佳音极少在公开场合谈论家庭,社交媒体上也看不到家人的身影,翟煦飞的微博也不会有雷佳音的身影,用她自己的话说,曝光分分钟,想撤回可就难了。他们都用自己的方式保护着家庭的隐私。即使这样,笔者在采访翟煦飞时,她仍然表示雷佳音现在每次回家,即使是去公园、逛超市,也会被狗仔跟拍,过多的关注给他和家庭都带来了压力。
在演员利用私事博流量、做营销的今天,雷佳音选择的是一条更传统的路——以角色示人。这种选择看似“不够商业”,却恰恰延长了他的艺术生命。
作家双雪涛与雷佳音都出身东北,雷佳音曾经主演他小说改编的《刺杀小说家》,二人因此结识。在双雪涛看来,雷佳音“深藏不露,有很多内秀的部分”。他之前没想到这个搞笑的演员居然是一个话不多,爱看书的人。雷佳音会看茨威格的小说,也会看完本雅明的《单向度的人》之后毫不避讳地承认自己看不懂。小聚时讨论人生,他会想到那句:“杯子碰在一起,都是梦碎的声音。”
回顾雷佳音的演艺之路,确实充满了“梦碎的声音”。在沈阳读艺校时,本地的同学周末都回了家,外地的也出去玩了,只有他留在没有电的寝室里,白天一言不发地看书、看剧本,晚上则盯着天花板,暗暗期望着未来。进入上戏后,同学都在忙着拍戏时,雷佳音坚持了四年的早功。大学毕业后他报考北京人艺,遗憾落榜;进入影视圈后,他又拍摄了两三部长剧,其中一部是郭宝昌导演执导的,曾经有望成为“下一个《大宅门》”,最后却都因为各种原因被尘封雪藏;由他主演的电影《黄金大劫案》反响平平,他被说成“宁浩唯一一个捧不红的男一号”……
一路走来,起起伏伏,有人夸他有观众缘、是演技派,也有人对他嗤之以鼻,说他是“资源咖”。当目光从旁人眼中的雷佳音,转移到雷佳音本人时,我们发现名望、关注度、流量对他来说就像水一样。人生的航行,成在水,败也在水,而好演员往往都是“自我”这艘小船的好舵手。雷佳音一直努力掌握自我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也许正是来时路的曲折,让他如今面对指责和嘲讽时,仍可保持淡然。
早在2022年的采访中,雷佳音就表示要逐渐少接通告,给自己放放假,让自己有时间沉淀沉淀。演员是一个自我消耗非常大的职业,拍摄《人世间》时,横跨五十年的漫长时间线与人物种种痛苦的遭遇,使得演好周秉昆这个角色既是一项成就,也是一项挑战。雷佳音的表演取材于生活,那也就意味着每一次情绪的调动,雷佳音都必须找出自己相关的情绪记忆,让自己真正活成角色,跟着角色一起愤怒、崩溃,甚至是体验死亡。《长安的荔枝》中,李善德终于回到长安后朝堂陈情的这段戏,台词不多,但是每表演完一遍,他都会胃疼得喘不过气来。
雷佳音也录过几档综艺节目,收获了一些粉丝和关注。他很清醒过多的曝光会让观众失去对一个演员的想象力,观众看他演什么都像演他自己了。而且不停地表演真人秀台本里设计好的情节,时间长了,演员会被磨损。他说:“演员离开角色就什么都不是了”,彼时他还有综艺和剧在播出,这样的话似乎是一个演员爱惜羽翼的喃喃自语,如今回看,雷佳音说到做到。
结语
下半年雷佳音还是准备多休息,多抽出时间陪陪家人,沉淀自己,他一直活得很清醒:做自己,而不沉溺于自己;做演员,而不迷失于演员。演员应该是人民文艺、时代风潮的讲述者,不可成为流量绑架下的牵线木偶。雷佳音的成功来自生活,成功之后,他也要回到生活中去。这是雷佳音带给我们的思考,也是他的可贵之处。
(周艳霞 作者为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教授)
(来源:新华网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