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小时转场11次,出海微短剧从这里出发
-

剧组越来越多地采用VP虚拟制片技术实现日落日出、雨水大雪等自然现象的细腻捕捉。图为虚拟拍摄效果。(受访者供图)
一幢古朴典雅的西式住宅,周围树木高大挺拔,阳光透过叶缝洒下斑驳陆离的光影,下一秒公爵夫人就将拾阶而下……这一拍摄场景并非在国外,而是位于上海文化影视科技产业集聚区内的上海烧糖文化VP虚拟拍摄影棚,通过LED弧形屏幕实现了“咫尺天涯”的效果。“此前一个剧组曾经实现了在13个小时内转场11次的拍摄任务,这在传统拍摄模式下是不可想象的。”上海烧糖文化董事长赵衍楠表示。
据移动应用数据分析服务商Appfigures提供的最新数据,2025年6月中国的出海微短剧应用在北美市场收入超过9000万美元;出海微短剧应用下载增长最快的市场是印尼,环比增长率为20.46%,总下载量达到1201.4万次。可见,出海微短剧市场正在蓬勃发展,在全世界范围内复刻着国内微短剧市场的爆发式增长态势。与此同时,这也对出海微短剧的内容制作提出了更高质、高效的要求。
VP虚拟拍摄助力,13个小时内实现11次转场
为国外观众量身定制的出海微短剧,由于成本、制作条件等的限制,反而在国内拍摄制作更高效、便捷,目前已经形成了海外演员+国内制作的成熟模式。深耕出海微短剧领域的上海辰霜影视总经理翟茜表示,国外观众的口味和国内观众相似,也喜欢看霸道总裁这类题材。刚刚完成拍摄的出海微短剧《终于找到你》《公爵夫人》,均由国外演员飞来上海参加拍摄,西方风格的室内布景容易解决,但剧组若要在国外的街头、公共场所进行实地拍摄,时间和资金的成本都难以承受,如今“美国街头场景都可以通过VP虚拟拍摄的方式轻松解决”。
在微短剧精品化的大趋势下,对视觉效果有追求的剧组越来越多地采用VP虚拟制片技术。特别是在出海微短剧领域,国外观众尤其喜欢吸血鬼、狼人等题材,有很多剧情是在月光下广袤幽深的森林里展开,也有对日落日出、雨水大雪等自然现象的细腻捕捉。“越是奇幻题材的作品,VP虚拟制片的成本优势尤为明显。”翟茜介绍说。即便在室内拍摄,VP虚拟制片也能通过改写程序快速更新背景环境,如墙面、楼梯、办公室等,大大提高了拍摄效率和多样性。记者看到在烧糖文化技术概念短片中,女主角近乎无实物表演——只有她能触碰到的一张桌子是真实的,而她身后的沙发、书架乃至于房间则呈现出电影画质级别的空间折叠效果;当女主角来到海边的时候,只有她脚下踩着的沙子是真实的,而远方的大海、霞云甚至水面乍现的鲸都毫无“违和感”。此外,在城市道路的实景拍摄中,安全隐患、交通影响、路人干扰及噪音问题一直是困扰剧组的难题,而VP虚拟制片可以完美解决这些麻烦。演员坐在车内原地不动,通过周边LED屏幕里道路和建筑的飞速后退营造出车辆正在前行的“假象”,观众从镜头里几乎挑不出破绽。
烧糖文化的VP虚拟制片影棚总面积约1500平方米,除了LED弧形主屏之外,还有升降天幕、移动屏及旋转舞台等。并且对设备进行了微防水设计,可以拍摄雨水天气场景,使得影棚能够承接多类型拍摄任务。相比传统拍摄方式,VP虚拟制片减少了剧组差旅需求,有效降低了环境、时间等一系列制片风险。“通常转场一次,行程以及灯光部设就要一小时左右,但在VP虚拟制片条件下可以实现迅速高效的转场,大大降低了总成本。”赵衍楠说。
依托国际化大都市,构建扬帆出海的长期竞争力
“相比于技术水平而言,我觉得海派文化才是上海成为出海微短剧制作中心的独特优势。”在赵衍楠看来,上海汇聚了众多优秀的影视制作人才和“外国人友好”的文化氛围。这里的影视产业园区设施完善,政策扶持力度大,为微短剧创作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同时,上海的国际视野和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使得微短剧在题材选择、风格呈现上更加多元化,能够满足国外观众的审美需求。此外,上海还拥有完善的交通网络和便捷的物流体系,为微短剧的拍摄和制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烧糖文化与北美的演员工会有长期合作,目前可以调动的国外演员阵容多达200人以上。”与国内微短剧制作中有大量网红、主播、素人的情况不同,出海微短剧的演员阵容相对更为职业化和专业化。赵衍楠介绍,演员的成本往往占出海微短剧总成本的三四成,远远超过VP虚拟制片的成本花费。相对于薪资报酬而言,上海有大量外国人长期生活,这为远道而来的外国演员提供了亲切友好的社交环境。“前几天刚和一位合作过的外国演员聊天,他搬回上海长住了,因为这边朋友多。”得益于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底蕴,成熟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让不少外国演员产生了定居的想法,这些都为出海微短剧的长期发展提供了优良的土壤。“出海微短剧的规模优势十分重要,是产业长期竞争力的关键,希望在政策扶持方面给予更多倾斜。”赵衍楠表示。(文汇报 记者 卫中)(来源新华网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