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蒂赫拉尔清真寺《两大宗教领袖》 画作背后的艺术大师Ki Gamblang
-
【本报讯】Ki Fathur Gamblang因其创作的巨幅画作《教皇方济各(Paus Fransiskus)与伊斯蒂赫拉尔(Masjid Istiqlal)清真寺大伊玛目纳萨鲁丁•乌马尔教授(Prof. Dr. KH. Nasaruddin Umar, MA.)。》在雅加达伊斯蒂赫拉尔清真寺隆重展出而备受瞩目。这幅作品不仅是艺术杰作,更是印尼推崇宗教宽容精神的强烈象征。
三周完成的灵魂之作
Ki Gamblang仅用三周时间便完成这幅作品。尽管参考了照片,他仍通过深入研究两位领袖的肢体语言和多角度面部表情来捕捉人物神韵。"塑造立体形象有章可循,但展现人物内在的精神光辉才是真正挑战。"这幅原计划由收藏家好友AKE ARIF赠予梵蒂冈的画作,最终在宗教部长建议下永久陈列于清真寺供公众观赏。
神圣光晕中的精神对话
画作中,Ki Gamblang用人物背后的光晕象征其精神力量:"教皇含蓄的微笑不仅展现亲和力,更透露出内在美;而纳萨鲁丁大伊玛目眼中的诚挚敬意同样震撼人心。"大伊玛目本人在接收画作时,称其为"全球最珍贵的宽容象征"——不久后教皇的离世,更使这幅作品成为两大宗教领袖精神交流的永恒见证。
蜚声国际的艺术轨迹
这位艺术家的国际声誉始于2011年为奥巴马总统创作的肖像,其作品《奥巴马与哈里斯》更被白宫和达拉斯艺术博物馆收藏(该馆现藏有其8幅作品)。他的17米长卷《班贾兰·普里玛》创下印尼纪录博物馆(MURI)最长画作纪录,以十个画布串联现代视觉语言诠释爪哇皮影史诗。
传统与现代的守夜人
身兼皮影戏艺人的Ki Gamblang,曾师从恩图斯·苏斯莫诺等传奇大师。"我将当代名人转化为皮影角色,让传统艺术获得新生。"与收藏家AKE ARIF长达15年的合作也滋养着他的创作——超过百幅藏品见证着二人将思想转化为视觉语言的默契。
画笔下的宗教和谐
Ki Gamblang始终通过作品传递道德启示,其笔下常见跨宗教场所:教堂、佛寺、道观。最新力作中相视而笑的两位宗教领袖,正是对"宽容不是口号而是实践"的最佳诠释。艺术家期待这幅作品能唤醒更多人:正如画中人物所示,守护和平与宽容应是这个千岛之国的永恒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