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人工智能浪潮与国家AI创新战略的推动下,中国与东盟正加速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新格局。广西壮族自治区领导领衔推进的“中国—东盟AI创新中心”建设,与教育部等九部委联合发布的AI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形成合力,为区域智能化转型注入强劲动能。近日,印尼华裔总会与广西达成战略合作,推进广西与印尼AI创新产业合作赋能产业工作。
 
5月16日上午,应印尼华裔总会总主席黄德新先生邀请,广西南宁数字科技学院(筹)AI创新人才培养团队在雅加达华裔总会开展合作交流与培训工作,隆重举办了一场主题为“数字创意与营销”的学术沙龙,本次活动聚集了几十位企业家、教师以及IT人员参加,黄德新总主席在会上致辞,希望南宁数字科技学院能为印尼培养更多的AI人才。黄主席曾在两年时间内多次到中国特别是南宁数字科技学院考察AI应用情况,亲眼所见中国在人工智能发展道路上快速发展和取得的成效,希望印尼能在AI时代迎头赶上。为此,黄主席诚邀具有产教融合“数字科技”特色的南宁数字科技学院的教授、研发人员来到印尼,筹备在印尼面向零基础的人员开展AI系列培训。
 
在介绍系列课程亮点时,南宁数科AI数字营销产业学院研究中心主任廖晓璇,在新媒体营销与跨境直播实战领域,已经培养出多名学生成为千万级流量博主。她介绍了如何掌握新媒体营销与商业价值相结合的方式,以及使用新媒体工具减低人力成本,提高商业价值,提升品牌在新媒体平台上的影响力等。在跨境直播课程中,学习如何开展直播活动。深入了解跨境直播的市场选择、实时互动策略,借助 AI数字人打造多语言环境,轻松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观众进行交流,拓展跨境销售业务。
 
数字传媒学院院长闫妍讲到,AIGC数字艺术创作课程涵盖通用大语言模型应用、AI辅助海报设计与短视频生成等内容,帮助学员掌握智能检索、图像生成、视频制作等关键技能,提升创意表达与品牌传播能力。课程通过真实案例训练,引导学员打造富有创意和视觉冲击力的作品。为支撑教学实践,南宁数字科技学院已建成数字艺术实验教学中心,配套建设22间专业实验室。欢迎各界朋友到中国南宁,通过TouchDesigner的实时图像生成与交互体验,感受AIGC创作的独特魅力。
 
南宁数字科技学院校领导宦志军详细介绍并演示了吉利人才发展集团旗下面向全球高等教育事业的AI数智化运营平台——芯位教育。芯位蜜线是AI驱动的大学学业全链路支持的学习系统,支持学生完全自主设定个性化学习目标,智能生成个性化的学习大纲、路径、内容和评价,支持学生快捷理解课程并通过考核评价,顺利就业与职业发展。芯位学院旨在建立国际先进的直播课程平台,与国际优秀院校合作培养全球人才。芯位培训针对技能需求提供短距、实用的新型学习和技能掌握,开展高适配的职业技能培训,并获得行业权威机构认证和卓越人力资源机构协同支持。芯位教育的相关核心功能也将助力南宁数字科技学院面向印尼开展AICG技术应用、新媒体营销与跨境直播、企业AI赋能等培训项目。
在讨论和交流环节中,华裔总会杨庆顺副主席向老师们提出了若干问题,包括学习者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培训的时长、语言要求以及如何参与培训等。南宁数科执行校长刘开南教授在会上提供了详尽的解答。他指出,在AI时代,知识正趋向普及化,任何会操作电脑、对AIGC和数字营销感兴趣的人士,无论性别、年龄或语言背景,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培训学习,并且易于掌握。一般而言,2天可以入门,7天能够做出满足基本需求的图片、视频类应用场景或商品,15天即可创作出商业应用海报和视频,另外也可根据企业或学校需求定制课程。
 
黄德新总主席对接下来即将举办的系列培训充满了信心,他表示,华裔总会将全力承办系列培训工作,为讲师建桥梁,为学员搭平台,为印尼的AI技术普及开拓通道。
 
本次合作的核心理念是“技术共研、人才共育、产业共赢”,广西利用其作为中国—东盟桥头堡的地理优势,将AI产业的布局与印尼市场的需求进行深度对接。黄主席指出,印尼的数字经济增长潜力巨大,但高端AI人才的缺口急需补充。与广西南宁数字科技学院(筹)的合作,不仅能让印尼青年学习AIGC技术,还能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芯位教育平台,为他们提供“技术+中文”的双语培训,从而助力本土产业的升级。
 
南宁数字科技学院(筹)作为吉利人才集团教育生态的重要支点,将整合中国头部企业资源,为印尼学员定制AI营销、智能内容生成等实战课程,同时推动两国企业在跨境电商、数字文创等领域的联合孵化。这一合作既呼应了“一带一路”框架下的数字丝绸之路建设,也为区域AI发展路径探索提供了新范式,彰显中国与印尼共享技术红利的决心。(印尼华裔总会秘书处供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