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安徽省名中医、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中心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 程晓昱
本报特约记者 葛 岚 陈小飞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 称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痉挛或阻塞所引起的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最常见的症状是胸痛、胸闷或胸前压迫感、紧迫感等。冠心病可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如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和慢性冠脉病(如稳定性心绞痛),中医将其归属于“胸痹”“心痛”等范畴。安徽省名中医、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中心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程晓昱教授作为新安歙北程氏内科第十代传人,在冠心病治疗方面颇具特色。
身心同治,双心和谐。当冠心病与焦虑、抑郁等精神类疾病共存于同一个体时,称之为“双心疾病”。其中,最常见的是冠心病合并焦虑症或抑郁症。程晓昱认为,“双心疾病”在临床治疗中要达到“身心同治、双心和谐”的目标。“双心疾病的主要病机为气机失调、气血失和,治疗应以疏肝解郁、调畅气机、调理气血为主。在此基础上,根据正虚邪实的轻重和兼夹病邪的不同属性,施以不同的扶正祛邪、调和气血方药。”程晓昱临床辨治时,喜加川楝、佛手、绿梅花等疏肝理气、不伤阴的药物,还常用逍遥丸、柴胡疏肝散化裁遣方。
药食同源,用药轻灵。中医治疗疾病,许多中药来源于食物,即所谓的“药食同源”。新安地区存在丰富的药食同源资源,新安医家吴澄倡导“外损说”“脾阴虚论”,以濡润滋补之品创立了“22 首有效验方”,益气健脾不用白术等相对燥烈之品,而用山药、扁豆、莲子肉、薏仁、太子参等亦食亦药之品平补脾胃;滋阴不用当归、川芎等甘温辛窜之品,而用石斛、玉竹、制首乌、黑料豆等亦食亦药之品甘润养脾、补阴扶阳;芳香醒脾喜用味轻气淡的莲子肉、莲须、荷叶、荷蒂、藕节,而不用气浓味烈的芳香辛燥之品;补精益阴常用燕窝、紫河车、海参、猪肚、猪腰、鲤鱼等血肉有情之品。程晓昱深受影响,临床常建议冠心病患者“以食养身”,推荐食疗方有黄芪人参炖鸡、枸杞五加皮泡酒等,其他推荐食物有山药、百合、山楂、菊花、蕨菜、竹笋、香菇、马齿苋、枇杷、雪梨、荸荠、桑葚、柿子、山核桃、板栗等。临床中,冠心病以老年人多见,药食辅养的基础上,程晓昱用药以慎、轻、巧为特点。“慎”就是攻补兼施、忌峻攻峻补,基本不用猛药;“轻”就是法取轻灵,不用厚重,如滋补肝肾用白芍、干地黄、夜交藤、枸杞等,滋而不腻,补而不滞,很少用鳖甲、龟板、阿胶、熟地等质重味厚之品,且稍佐少量行气药以防其壅滞,并以用量轻取胜。“巧”就是处方用药用思至巧,选用药物尽量两擅其用,如认为桂枝既温心又通络,乌梢蛇既滋阴又通络等。
善用经方,继承与创新并重。随着人们饮食方式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冠心病患者中,痰瘀互结证占比率快速增长,成为常见证型之一。部分临床研究将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升高归结为中医学致病因素中“痰”的表现,将心肌缺血、血液流变学改变归为“瘀”的表现。程晓昱结合临床经验,认为胸痹心痛病为本虚标实之证,本为心气亏虚,标为浊瘀积滞、气虚不足引起的津血停滞,继而浊瘀化生并交杂搏结、阻闭心脉而发病,临床治疗兼顾扶本气、除标邪,自拟“胸痹汤”益气活血、行气止痛,治疗冠心病之不稳定型心绞痛。
内治和外治结合。中医外治法疗效独特、历史悠久,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临床上,程晓昱除以内服汤药为主要治疗手段,还常配合或单独使用中医外治法如穴位贴敷、足浴等防治冠心病。贴敷常选取膻中(位于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内关(从掌面腕横纹的中点开始向上2 寸的地方)、外关(腕背横纹中点往上取两横指)、少海(位于肘关节内侧横纹尽头)、通里(小指一侧的腕横纹向上 1 横指处)、心俞(位于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 处)、肾俞(腰眼部位)、肝俞(位于背部第九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两横指处)、足三里(位于小腿外膝眼直向下四横指处)等穴。就个体差异而言,具体治疗时需从症辨治。若患者兼有胸闷、气喘,可酌加肺俞(低头时,颈部突出的椎骨向下数第三个椎骨突起处,下缘旁开两横指)等穴。
重视“治未病”。程晓昱根据“不治已病治未病”的中医防病养生思想,认为人到老年,机体器官组织形态和功能都发生了退行性变化,脏腑气血生理功能自然衰退,阴阳失衡。同时,社会角色的改变带来心理上的变化,易产生孤独寂寞、忧郁多疑、烦躁易怒等心理状态。因此,对于冠心病的养生保健应从心理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等多方面进行。运动保健方面,程晓昱强调传统功法在强身健体中的作用,应在老年人群中积极推广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传统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