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应急总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 范煜东
本报特约记者 莫 鹏
 
很多老年人都在为居高不下的血压感到苦恼,但低血压的危害也不容忽视,如果血压低于 90/60 毫米汞柱,就可能引发晕厥、跌倒、外伤、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甚至危及生命。应急总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范煜东在接受采访时提示,老年人要养成定时测量血压的习惯,如果出现以下 6种情况,一定要提高警惕。
体位性低血压。体位即身体的位置,如果老人长时间躺坐后突然起身,血压可能急速降低,表现为头晕目眩、眼前发黑、面色苍白、站立不稳等,经过片刻休息即可恢复正常。体位性低血压常在疲劳过度、睡眠不足时发作,所以老年人应注意休息,避免久站久坐,变换体位时要缓慢。
餐后低血压。老年人在进食后 2 小时内,收缩压下降 20毫米汞柱以上,同时伴有头晕、心悸、嗜睡等表现,就是典型的餐后低血压。其原因是餐后进入胃肠道的血液增加,供应大脑的血量就会减少,从而导致短时间内大脑缺血缺氧。餐后低血压最容易发生在早餐后,部分老年人餐后低血压持续时间较长,恢复较慢,甚至可能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等不良后果。所以老年人吃饭不宜过饱 ,尽量做到少食多餐,餐前可以适当饮水,以减少餐后血压下降的几率。
季节性低血压。 一般情况下,健康人的血压从 5 月开始下降,到 8 月达到最低值。这是因为夏季外界气温较高,为维持基础体温,全身毛细血管会处于扩张状态,再加上夏季出汗较多,如果没有及时补充水分,血容量会下降,容易导致血压降低。因此,到了夏季,老年高血压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适量减服降压药,多饮水,防止出现低血压。
药物性低血压。 研究表明,同时使用 3 种或以上降压药的患者,低血压风险会明显升高;过量服用抗心绞痛药,如消心痛、硝酸甘油等,也可能引起低血压。因此,有上述情况的老人平日里要加强血压监测,若频繁出现低血压,应及时与医生沟通,严重者要及时前往医院检查和治疗。
排尿性低血压。老年男性夜尿时容易发生低血压,常表现为突然晕倒、神志不清,有时还有手足抽动,发作后平卧 3~5 分钟即可恢复正常。其原因是膀胱突然排空后,腹腔内压力骤减,静脉血液滞留导致回心的血流量减少,血压随之降低。因此老年人宜选用坐便器,避免长时间憋尿。
假性高血压。老年人由于动脉硬化、血管壁僵硬以及血压调节中枢功能减退等原因,可能导致血压测出值一过性升高,从而被误诊为高血压,接受不必要的降压治疗;或者患者本身虽有高血压,但血压值被高估,导致过度的降压治疗,这两种情况都可能导致低血压。因此,建议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记录好血压,进行科学管理,避免过度降压。▲